二十五節 平原王(1 / 1)

數十日後,距離平原郡數百裏遠的一片連綿山脈中,天高無雲,天氣悶熱。

一隊萬餘名穿緋色戰袍的千牛衛大軍,在一條蜿蜒山路上快速穿行,黃黑雙色青龍旗在山風中烈烈飛舞,許雅之陪一名身穿黃龍袍的英俊男子在隊伍中間行走。

“太子殿下,天氣潮濕炎熱,大軍從荒山小路中穿行,一路蚊蟲眾多,若傷著太子龍體,微臣可擔罪不起。”許雅之抹了一把汗說道。

黃袍青年男子一笑道:

“當年太祖八騎開國,數次均是率軍穿越荒山、走野嶺,千裏奔襲取勝,你我均是八騎之後,眼下沒有外人,你喊我吳知民便成,且莫過於客套。”

“ 在下知道了,太子選走山路去平原郡,路程可以減少十數日,穿過這片荒山,再走二日,便進入平原郡地界。”許雅之應道。

“若突然出現在平原王麵前,我姑父不知該有多高興。”太子吳知民說道。

兩日後,大軍進入平原郡境內,天氣逐漸清爽,四周全是高山峻嶺。

一株株、一片片白楊古樹參天林立,每一株古樹樹幹高達數丈,均長著一個大雨傘般的樹冠,樹下土地基本寸草地不生,與洛都附近山林樹木藤蘿交錯纏連,區別十分明顯。

“漠北風光,果然與洛土不同,此地鄉民居室均用石塊絆以熟土堆徹而成,外麵覆蓋茅草,冬暖夏涼。” 太子吳知民道:

“平原郡在我大夏王朝以前叫勿吉國,這裏土地沃野千裏,素與關中郡,江南郡合為本朝三大糧倉。”許雅之應道。

大軍路過一個叫吉平的城鎮時,停馬駐紮下來,千牛衛將軍帶人去鎮中取水飲馬解渴,一盞茶後,一隊數百名頭帶彌勒麵具的村民手捧清水與烙餅前來慰軍。

太子道:“吉平鎮鄉民為何頭帶彌勒佛麵具,顯的這般古怪。”

許雅之回道:

“本朝曆來皇權不下縣,村鎮間的事情,除了命案等十惡之罪,需交由縣令審理外,其餘均由當地族長自斷,各種教派便趁機在鄉野間傳教,發展信徒,吉平鎮鄉民應當信奉彌勒佛。”

許雅之與太子吳知民率千牛衛大軍剛到平原郡城外,隻見城門前旌旗招展,數萬玄甲鐵軍正在列隊等侯,豔麗陽光下、一輛金黃鑾駕大馬車居中而立,兩邊金鼓旗幟、曲柄黃傘林立。

鑾駕後,一溜青袍、緋紅袍、紅袍官員正在翹首張望,鑾駕前,一名金甲玄袍老將獨自策馬而立。

“平原王在城門前迎接太子殿下。”許雅之說道。

玄袍老將跳下馬來,施禮道:“平原王恭迎欽差大臣!”

太子吳知民連忙小步上前,攙扶平原王,說道:

“知民見過姑父,又非是父皇親至,姑父免禮,一起回王府參見姑姑吧。”

鑾車緩緩行馳在平原郡大街上,吳知民心中好奇漠北風情,挑開鑾車窗簾向城中察看風景,隻見街兩邊人流如織,都在向鑾車眺望,一晃眼間,忽然看到數十名帶彌勒麵具的僧人混在人群中擠來擠去。

“姑父,這夥帶彌勒麵具的僧人是怎麼回事,一路上已多次見到他們,他們為何喜歡帶個麵具行事。”

平原王道:

“那是彌勒會的僧人,風聞彌勒會是一群盜墓的摸金校尉,發財後落發為僧,在佛前贖罪,此次天災後,彌勒會中人在平原郡各縣中舉辦‘義施’賑災,幫助災民度過難關,信徒帶麵具是取佛家無我相、無人相、無壽者相、無眾生相,千人一麵,眾生平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