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數字化生存(1)(1 / 3)

2005年3月14日晚8點,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記者招待會。

廳外寒意襲人,廳裏燈火通明。十幾排座椅扇狀將主席台層層圍住,過道裏架滿了各種型號的攝像機、照相機,焦點齊刷刷鎖定了招待會的主角——共和國總理溫家寶。

強大的場壓讓人有點緊張。

氣氛有些凝重。

帶著那份特有的微笑,自信、明亮的目光略掃過全場,總理說話了:

“其實最關心兩會的是全中國人民。昨天我瀏覽了一下新華網,網民們知道我今天開記者招待會,竟然給我提出了幾百個問題。”。

跟著字的節奏和重音,他輕點著食指、點著頭說。場外的萬千網民興奮不已。

這是第一位這麼說話的總理。

總理,也是一位網民。

這聲音,不亞於160多年前,準確地說是1842年,莫爾斯操縱的滴答聲穿越大洋時,全世界都為之沸騰的聲音。

“總理也上網!”

“總理看到我在網上提出的問題了!”

“總理這麼重視網絡的力量,重視網民的意見,政府親民、務實的風格令我感動!”

“謝謝總理的關注,更感謝總理的尊重!”

“總理讓我們感到了平等、正義、和諧、大氣!”……

其實,早在2003年,共和國的領導們就已經開始通過互聯網絡“微服私訪”。

在那段特殊的日子裏,sARs這個惡魔顯形了。在中國、在亞洲、在全世界,不安和恐懼像烏雲一樣遮住了人們心頭的陽光。報紙上是它,電視裏是它,生活中還是它;大地上有它,醫院裏有它,空氣中也有它!一切接觸都變得令人恐懼,連空氣都不再被信任,人們戴著手套,戴著口罩,揣著溫度計,小心翼翼地握著鼠標與外界保持著聯絡。

一天,共和國的主席胡錦濤,突然出現在了廣州的街頭,出現在了裸露的空氣中和陽光下。他緊緊握著一名醫生的手,說:“你的建議非常好,我在網上已經看到了。”

人們——尤其網民們異常興奮,異常振奮,因為他們知道,網絡,把共和國的元首和他們自己、和所有的人都連在了一起。

而電信人尤其興奮,因為這張網,是他們用心血、智慧和雙手編織的。

甘肅電信人同樣興奮。因為這張網中,有45萬平方公裏的覆蓋麵積,是屬於他們的,是他們理想和信念的寄托。

為了這張網,為了這夢一樣的現實,人們等了一百年。

有了這張網,就有了像潮水一樣幸福而綿長的夢。

省委書記的批示

有這樣一個故事:村裏有一個水塘,常有孩子失足落水而喪命。有一隻鳥兒看見了,就每天銜著小石子去填水塘。有人笑它:“水塘這麼大,你要到什麼時候才能把它填平?”小鳥回答:“我不知道,但這是我能盡的最大努力。”後來,全村人被小鳥感動了,齊心協力把水塘填平了。

細想一想,甘肅電信就是那隻小鳥。

2000年初,通過甘肅電信人的努力,長達兩萬多公裏的光纜,在隴原大地已形成一條密不透風的網。光纜已覆蓋到縣以上城市,大部分鄉鎮也已覆蓋,光纖接入網正在進入機關、企業。

然而,上網用戶並沒有預期那麼多。

如果說,1996年甘肅第一台電腦實現電話線撥號上網時,許許多多的人還不知“網絡”為何物。但隨著“網絡”的神秘麵紗一點點被揭開,為什麼人們對Internet並沒有表現出應有的熱情?信息化在甘肅,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尷尬。原省委書記孫英痛心地說,甘肅電信把路鋪好了,但路上卻沒車可跑。

10月中旬,一份由甘肅省電信公司報送的《我省信息化建設相關問題的建議》放在孫英的案頭。這份報告長達76頁。一份報告長達76頁,這本身是少見的,而報告所描繪的甘肅信息化建設的現狀更令書記吃驚,所描繪的甘肅未來信息化藍圖又是那樣令人振奮。

那份報告靜靜地躺在桌上,然而孫英腦海裏波濤洶湧。數字化是不可回避的發展趨勢,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曆史潮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信息產業的發展帶動全省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是我們現實和必然的選擇。上網,隻有上網,才能彌補甘肅地處偏遠內陸、交通不便、信息不靈的地緣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