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精打細算才有錢賺——小餐館的財務管理(3)(1 / 2)

上漿後的原料:適合在0℃~6℃的溫度下冷藏保存,這個溫度有助於蛋白質的凝固,不會使水分外流,使肌肉鬆弛,口感細膩。

2.製定調料添加程序

比如,在倒入新精鹽時,把容器內剩餘的部分先倒出來,放入新鹽後再將剩餘的那部分鹽放在最上麵,這樣,最先用光的就是以前的了,既保證了鹽的質量,又不至於造成成本浪費。

四、下腳料上的浪費

在廚房裏,一般會在砧板邊堆滿各式各樣的下腳料,這些看似派不上用場的東西,就會被大手大腳的廚師順手倒在垃圾桶裏。雖然都是些不值錢的東西,但積累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要想利用好下腳料,廚師長首先要動腦筋,什麼料怎樣用、用多少,都要一清二楚。比如,削花剩下的胡蘿卜可以用來做熬蔬菜水的原料;剩下的薑、蔥葉和蝦頭用來煉製料油;老白菜幫切丁醃小菜或包包子;香菜根、白菜根(去黃皮)醃製“菜香根”……有了這些方法,就要強製執行,對於那些不會、不願意很好利用下腳料的廚師一定要嚴格處罰。

資深餐館小老板的生意經

開小餐館,沒有哪個老板不希望自己的餐館生意興隆的,也沒有哪個老板不希望廚師把成本降到更低,但菜品質量卻最高。到底有沒有辦法既可降低成本又不影響菜品質量呢?

隻有先了解了菜品的定位,才能對其製作成本作出有效控製,創業者千萬不可缺少這一步,以免給未來發展造成混亂。

那麼,成本降到什麼程度為好?怎樣降低成本而又不影響菜品質量呢?

①庫存的貨盡量用完再進,以免久放變質。

②少買、勤買。有經驗的廚師都知道自己飯店正常的客座數。根據這一點,要做到心中有數。每天需要多少原料就采購多少原料。遇到生意特別好的時候,就應多去采購幾次。

③采購部門應隨時了解市場信息及菜價的變化,及時通知主廚或廚師長。

④對有些受季節或別的原因影響而容易漲價的原料,可以選擇較耐貯存的提前在低價時多采購一些,但一定要保存好。

⑤特別貴重的菜可以找些輔料墊底。如菜膽、生菜或炸好的白粉絲等。也可用些異形小餐具如鮑魚、蛤士蟆造型盅。

⑥設計整桌套菜時,應先想到冰櫃裏有哪些貨。要先把存貨用上,冰櫃裏的原料不能放太長時間。

⑦杜絕亂吃、亂拿和偷盜現象。

⑧對采購回來的良好原料,後廚應做到物盡其用。如大排骨上帶有的邊肉可以做肉末,也可以做炸醬麵用,還可以和五花肉一起做肉餡;脊椎骨可以吊湯等。

⑨采購回來的原料要保證質量。如有以劣充優或缺斤少兩的情況,驗收員要拒絕驗收,初加工人員要不予加工,廚師們有權不配菜不烹調,服務員有權不上菜。隻有環環相扣,才能保證飯菜的質量和經營成本。

⑩固定資產與流動資產應區分開來。

[11]營業額與毛利率應該和員工的薪水掛鉤,鼓勵員工都參與管理。

[12]員工們應相互監督。對不良現象的檢舉者應該給予獎勵,同時要為他們保守秘密。

有效控製菜品製作的關鍵在於製定各種菜品製作標準,如選料標準、投料標準、切配標準、烹調標準及烹調過程標準化,這些標準的確定與執行,不僅能避免各種浪費,控製菜品成本,而且對保證菜肴質量也有重要作用。

餐飲成本管理的誤區

眼下,餐飲業的競爭變得日益白熱化,再加上相關職能部門對餐飲業的要求和社會關注越來越高,原材料、人工工資、房租、水電氣等成本不斷上漲,很多餐飲企業都感覺最近幾年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了,生意不如以前好了,而各項費用卻在急劇上升。於是餐館老板開始千方百計地控製成本。他們瘋狂地砍掉所有能砍的費用,到頭來,成本是下降了不少,但是營業額也大幅度下降了。餐館老板陷入了成本管理的誤區。餐飲老板們容易走入的成本管理誤區有以下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