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做出選擇(1 / 2)

在四艘主力艦的率領下,一百多艘小型戰艦排成了方陣,統一將攻擊力最強,也是防禦最強的正麵朝向前方。

方陣是最簡單,最常用的戰鬥隊列。

簡單的說,這些在一個垂直平麵上展開的戰艦能夠將火力全部集中在一個方向上,既能攻擊一個目標,也能攻擊多個目標。因為戰艦的正麵投影麵積最小,防護最強,所以還能提高艦隊的整體防禦能力。

隻是,方陣也不是萬能的,有一個十分突出的缺點。

這就是,方陣的側翼極為脆弱,如果遭到來自側麵的攻擊,很容易被擊潰。因此在艦隊決戰中,往往在跟勢均力敵的對手交戰的時候才組成方陣,以求最大限度的發揮艦隊的攻擊力。如果麵對更強大的對手,組成方陣應戰就是找死。此外,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方陣也能發揮作用。

比如現在,需要阻擊敵人,掩護其他艦船撤離。

說白了,隻要那些雷淩族的戰艦擋在前麵,織星族的戰艦就無法攻擊遠處那些正在撤離的運輸飛船。

擊潰由四艘主力艦統帥的一百多艘雷淩族戰艦,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算林鳳駕駛的是女皇戰機,可是隨同她到來的隻有幾十艘小型戰艦,並沒有絕對的兵力優勢。哪怕把十艘流影艦算上,在戰力上也最多跟擁有四艘主力艦的雷淩族艦隊持平,沒有絕對的優勢。

林鳳哪敢遲疑,立即駕駛戰機飛了回去,同時給所有戰艦下達了命令。

貿然衝擊雷淩族艦隊等於送死。

要知道,組成方陣的一百多艘雷淩族戰艦可以集中火力攻擊一個目標。如果織星族戰艦在沒有組織的情況下分頭發起攻擊,也就等於讓對手各個擊破。別說隻是小型戰艦,就算是主力艦,也無法在上百艘戰艦的集火攻擊中幸存下來。必須組織起來發動進攻,也隻有這樣才能擊敗敵人。

還好,織星族戰艦的艦長都很機靈,而且非常熟悉艦隊交戰的戰術。

在林鳳下達命令之後,幾十艘戰艦就排成了整齊的隊列,不過不是方陣,而是更利於進攻的錐形陣。

如果說方陣能攻能守,那麼錐形陣就是純粹的進攻陣列。

錐形陣以一艘戰艦為核心,其他戰艦在其側後方梯次排開,從而將艦隊的攻擊力集中到一個點上,用來突破敵人的防線。一般情況下,由艦隊裏戰力最強的戰艦為核心,其他戰艦按照戰力高低依次跟進。

其實,這也是織星族艦隊最常用的陣列。

如果是織星族主力艦隊,那麼充當核心的肯定是神母號。

問題是,林鳳統帥的不是織星族主力艦隊,不但沒有神母號這樣的超級戰艦,連主力艦都沒有。

陣列頂端的位置留了出來,那是為林鳳準備的。

小型戰艦的攻擊力算不上強悍,特別是在主力艦麵前,相比之下,林鳳駕駛的女皇戰機反而更加突出。

顯然,要想突破雷淩族艦隊組成的方陣,特別是那四艘主力艦的封鎖,隻能把希望寄托在女皇戰機上。

林鳳沒有推托,她是這支艦隊的統帥,理應一馬當先。

隻是,十艘流影艦沒有加入隊列。

此時,之前駕駛太空戰機出來跟敵人交戰的十名女武士已經回到自己的戰艦上,接管了戰艦的指揮權。

在林鳳下令組成陣列的時候,十艘流影艦以最快的速度離開了戰場。

不是逃跑,也不是撤離,而是另有所圖。

從正麵攻擊艦隊方陣是最愚蠢,也是最老套的辦法。如果有絕對的戰力優勢,問題還不是很大。如果沒有絕對的戰力優勢,特別是足夠強大的攻擊力,那麼從正麵發動進攻肯定會遇到麻煩。

顯然,林鳳統帥的艦隊沒有絕對的戰力優勢,攻擊力也算不上強大。

就算女皇戰機的攻擊力跟主力艦相當,可是艦隊裏的其他小型戰艦都缺乏攻擊力,別說跟主力艦相提並論,甚至不比雷淩族的小型戰艦好多少。依靠這些小型戰艦,顯然無法突破敵人的方陣。

從側麵發動攻擊,才是突破艦隊方陣的理想辦法。

毫無疑問,流影艦擁有速度上的優勢,而且攻擊力不算弱。如果能夠在林鳳他們拖住敵人的時候,機動到敵方側麵,再發動攻擊,就能打亂敵艦隊的陣列,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隻是,林鳳依然沒有太大的信心。

關鍵就是,在雷淩族的艦隊裏麵有四艘主力艦,而且都是SSS級主力艦。

雖然那是四艘在一千多年前,也就是第五次格林尼治戰爭期間建造的主力艦,算得上是老掉牙了,但是主力艦就是主力艦,不管是攻擊力、還是防護能力都遠在小型戰艦之上,唯一不如的隻是機動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