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這個時候,楊屹對人類文明在第二紀元的情況才有了足夠的了解。
在第二紀元後期,也就是“滅世災難”發生前的幾百年,人類已經對其他恒星係統有了足夠多的了解,甚至知道南阿爾法星係裏麵有智慧文明存在。隻是受遙遠的距離限製,人類無法順利越過恒星係統之間的障礙,至少無法保證能夠順利、及時到達其他恒星係統,也就沒有向其他恒星係統進軍。隻不過,人類並沒放棄前往其他恒星係統的念頭,也一直在為此努力,即探索與尋找跨越恒星係統,進行跨恒星係統航行的技術與方法,而且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嚐試。
當然,也正是這些嚐試,引發了後來的災難。
隻是,在預測到災難即將發生的時候,包括玉霆軒在內的一部分科學家意識到,人類等銀河係聯盟的文明恐怕得被迫離開銀河係,前往其他恒星係統。暫且不說能否成功,在到達其他恒星係統之後,肯定會不可避免的跟當地的土著文明發生衝突。如果戰爭無法避免,無法跟土著文明和平共處,那麼就得為戰爭做好準備,也就得讓帶上足以戰勝土著文明的先進武器。正是考慮到這些因素,在準備階段,人類科學家為逃亡飛船配備了武器,還讓所有飛船都帶上了人類的科技資料。
可以說,人類科學家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問題是,人算不如天算。
“雖然在出發之前,我們已經知道南阿爾法星係有足夠多的恒星係,而且很多恒星係擁有環境適宜的類地行星,其中一些星球上肯定產生了智慧文明,但是我們並不知道這些文明的發展程度,也就不清楚能否靠我們的技術戰勝這些文明。更重要的是,誰也無法肯定我們的準備是否充足。簡單的說,我們必須做好最壞打算,甚至會在必要的時候自我犧牲,以保全大局。”記憶體歎了口氣,又說答,“但是在來到南阿爾法星係後,我們才發現,這裏的土著文明十分落後,就算其中一些已經進入了工業時代,掌握了科學技術,跟我們的差距也十分巨大。更重要的是,大部分土著文明還是蒙昧時期。很明顯,我們根本不用跟這些土著文明開戰,完全能以神的姿態出現在他們麵前。事實上,這也是我們來到南阿爾法星係之後做的安排。如果沒有發生叛亂,我們就能在保留土著文明的同時控製整個南阿爾法星係,成為這裏的主人。”
“隻是,發生了叛亂。”
記憶體勉強笑了笑,說道:“按照我們的計劃,在控製了土著文明之後,我們會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起一支強大的軍隊。”
“你是說……”
“你覺得,我們為什麼要選擇南阿爾法星係,而不是其他恒星係統?”
楊屹搖了搖頭,等著記憶體說下去。
“很簡單,在災難發生之前,我們不但發現了南阿爾法星係裏麵有智慧文明存在,還發現了北阿爾法星係,而且通過截獲的空間波動信號斷定在北阿爾法星係裏麵存在一個,至少是一個技術非常先進的文明。按照當時的判斷,這個文明已經早已掌握空間技術,還是由原能控製的空間技術。很明顯,這個文明有足夠的能力飛躍並不漫長的格林尼治隕石帶,也就能夠控製南阿爾法星係,至少能夠以神的姿態出現在南阿爾法星係裏麵,從而控製南阿爾法星係裏的土著文明。”
“然後呢?”
“顯然,這與我們的發現不一樣。很簡單,南阿爾法星係裏麵沒有這樣的文明,我們也沒有探測到任何強大到跟空間通道有關的信號。也就是說,南阿爾法星係裏麵沒有掌握這種技術的文明。”
“這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關,而且極為重要。”
“什麼關係?”
記憶體歎了口氣,說道:“人類能夠實現飛躍,稱霸整個銀河係,成為其他文明眼裏神一般的存在,其實跟一個人有關,跟我們在第一紀元末期的一個重大發現有關。這個重大發現,讓我們第一次接觸到了跟原能有關的技術,也讓我們發現可以通過原能來控製空間,從而克服光速的限製,跨越恒星係間的遙遠距離。也正是這項技術,讓我們離開了太陽係,將足跡邁向銀河係裏的其他恒星係。隻不過,除了知道該技術跟一個人有關之外,我們不知道該技術的具體來源。”
楊屹眉頭緊鎖,心裏卻是萬分震驚,因為他知道記憶體說的那個人是誰。
“當然,隻有一點可以肯定。”記憶體看了楊屹一眼,又說道,“那個人在掌握了這項技術之後就離開了太陽係,而他留下唯一信息就是,他去了一萬多光年之外的地方,一個遙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