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在一切準備就緒之後,玉陽下達了反擊開始的命令。按照他的部署,首先投入戰鬥的是織星族軍團。
這個時候,楊屹已經帶著司令官衛隊的兩百名官兵離開了遠征軍司令部。
因為是全麵反擊,而且做了充分的準備,所以各個地方的戰鬥幾乎同時打響,整個莫衡星係都是戰場。
必須承認,織星族軍團的戰鬥力極為強大,而且更擅長進攻。
其實,這也是織星族軍團的特色。在過去的數千年裏,織星族軍團一直是銀河係聯盟中進攻能力最強的軍團。在曆次格林尼治戰爭中,織星族軍團都是銀河係聯盟的進攻主力,在眾多關鍵戰役中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如果說有什麼遺憾的話,那也隻是在第五次格林尼治戰爭期間,織星族軍團來晚一步,沒趕上那幾次關鍵戰役,也就沒有能夠在這場戰爭中起到關鍵作用。隻是,沒有任何人會因此質疑織星族軍團的戰鬥力,特別是在進攻作戰中的強大突擊能力。
雖然已經離開了遠征軍司令部,但是通過原能波動,楊屹能夠清楚感知到各個戰場上的情況。當然,楊屹關注的也隻是有沒有出現戰皇級別的強者。至於跟其他敵人的戰鬥,楊屹根本沒有當回事。
說白了,也不需要當回事。
在發動反擊之前,玉陽做了詳細解釋。
真正對人類遠征軍與織星族軍團構成威脅的,其實就是戰皇,而不是規模龐大的矽魅軍團與矽魅艦隊。在楊屹返回之前,玉陽處處小心,幾乎全線被動,也隻是不想給敵人的戰皇可趁之機。說白了,就是避免遭到戰皇偷襲。如果沒有了戰皇或者戰皇的威脅可以忽略,那就不一樣了。
在織星族軍團放開手腳的情況下,矽魅大軍自然不足為懼。
別手戰王與戰將,哪怕是頂級戰王親自上陣,也未必能夠力挽狂瀾。要知道,織星族軍團有幾十個王級強者,每個的實力都在頂級戰王之上,而且分布在各個地方。除非遇到更強大的戰皇,不然這些擁有王級強者實力的織星族戰士足以應付所有威脅,也足以率領麾下的織星族軍團擊潰敵人。
更別說,織星族軍團還得到了人類遠征軍的協助。
按照玉陽的安排,在發動反擊之前,人類遠征軍的主力軍團就被派了出去,分布在戰線上的各個主要戰場上,跟織星族軍團協同行動。雖然在敵人的戰皇出現之前,人類遠征軍不會投入戰鬥,但是有這樣一支強大的援助存在,特別是軍團長是戰皇級別的強者,織星族軍團在發動進攻的時候自然無所顧忌。
顯然,麵對三千個織星族軍團,矽魅大軍根本守不住戰線。
不到一天,矽魅大軍的戰線就全麵崩潰了。
其實,在反擊行動開始後數個小時,織星族軍團就在多個地點取得了重大突破。因為一直沒有遇到真正的對手,也就是戰皇級別的存在,所以織星族軍團的反擊行動要比預料的還要順利。如果不是玉陽下達了命令,要求織星族軍團嚴格按照計劃行動,恐怕局麵已經失去了控製。
很簡單,在迅速取得突破之後,織星族的軍團長更願意向敵人後方突擊,而不是肅清戰場上的殘敵。更何況,玉陽早就做了安排,讓忠於龍神女皇的矽魅軍團做好準備,而不是讓織星族負責打掃戰場。如果玉陽沒有提前下達命令,那麼在取得突破後,各個戰場上的織星族軍團就會繼續突擊。到時候,矽魅軍團跟不上去,協助的人類遠征軍又沒有足夠多的兵力去清掃戰場,必然會導致嚴重後果。如果在這個時候遇到麻煩,比如遭遇敵人的戰皇,局勢就會失控。
還要,這樣的事情沒有發生。
在矽魅大軍全線崩潰之後,玉陽才再次下達命令,讓各個戰場上的織星族軍團在留下足夠的預備隊之後,向敵人後方突擊,準確的說是追擊潰退的敵人。隻不過,玉陽對反擊行動做了明確的限製,即以奪回恒星係為主要目的。也就是說,隻要敵人逃出莫衡星係,就不得繼續追擊。
顯然,追擊殘敵要比突破敵人的房間麻煩得多。
雖然戰鬥變得更輕鬆,但是隨著敵人後撤,戰場變得更廣闊,戰線被拉長,兵力將不可避免的分散開來。
其實,這才是楊屹擔心的情況。
要知道,之前的戰鬥,主要集中在莫衡星係內部,而且是內層空間,即雙方爭奪的是益居帶裏的那些星球,特別是行星,因此戰鬥幾乎全都在這些星球附近或者星球上麵進行,而莫衡星係外圍的那些星球早就被敵人占領,也沒有多大價值,更無法就地防守,因此雙方的兵力都比較集中,特別是對防守的一方來說,其實就是把兵力集中在有價值的星球上,然後跟敵人死扛。因為兵力集中,加上需要守衛的隻是星球,所以不存在兵力分散的問題,也就沒有給敵人多少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