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輝王提供的情報極為重要,而且很快就得到了證實,隻是問題同樣突出。
在康盛女王回到極境族的母星之前,人類聯邦派出去的偵察艦就在北部大區的多個恒星係裏麵發現了身份不明的昆陽族戰士。雖然隨同偵察艦活動的人類戰兵控製住了局麵,沒有讓這些昆陽族戰士得逞,但是受到偵察艦的數量限製,人類聯邦顯然不可能同時控製北部大區的所有恒星係。
其實,這也是最突出的問題。
雖然在南阿爾法星係的五個大區中,北部大區是最為荒涼的一個,但是也有數億個恒星係,其中有開發價值,或者有過常駐居民的就有上億個,此外還有大約百倍於此的孤星與流浪天體。因為在過去的數百年裏,人類聯邦完全喪失戰場主動權,一直在退縮,所以由人類聯邦控製的隻剩下了北四區。也就是說,在北部大區的眾多恒星係中,隻有北四區的幾百萬個恒星係還在人類聯邦手上。另外的數億個恒星係早已淪陷,其中一些甚至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
當然,並不是說這些恒星係沒有了價值。
事實上,即便是最荒涼的恒星係都有價值,有的甚至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比如在一片空曠的區域裏麵,別說是一個恒星係,哪怕隻是一顆孤星,其產生的空間扭曲也能充當空間跳躍的結點。如果沒有這樣的恒星係或者孤星,就會因為沒有足夠明顯的空間扭曲,也就是可以充當參照物的結點,而無法進行空間跳躍。此外,恒星本身就有大量物資,也就是寶貴的資源。隻要條件允許,利用大多數文明都已掌握的技術,就能夠從任何一顆恒星中獲取這些資源。
顯然,隻是充當空間跳躍的結點就足夠了。
也就是說,如果北部大區裏的恒星係全被摧毀,出現了一道寬度超過三千光年的真空地帶,哪怕無法起到絕對隔絕的作用,也能給人類聯邦製造巨大的麻煩,因為隻有最先進的飛船能夠一次完成跨度達到三千光年的空間跳躍,而這樣的飛船並不多,也不可能隨心所欲的大批量建造。
當然,如果這道隔離帶的寬度變得更大,結果簡直無法想像。
此外,隔離帶本身還是次要問題。簡單的說,就算昆陽族戰士全都得手了,這道隔離帶將人類聯邦隔絕在外,也不可能對楊屹產生任何影響,因為楊屹返回南阿爾法星係的主要目的隻是拯救人類聯邦。關鍵就是,這麼多的恒星係在毀滅之後產生的影響,必然改變整個南阿爾法星係。
理論上,如果北部大區裏的數億個恒星係遭到滅頂之災,哪怕不是全部,隻是其中的很少一部分,比如百分之一,也就是幾百萬個恒星係被徹底摧毀,而這些恒星係的主序星所擁有的質量逐漸轉變為原能,並且自然的擴散開來,由此導致的空間延展,以及必然產生的空間擴張就會讓南阿爾法星係徹底完蛋。到時候出現在北四區南麵的隔離帶不是三千光年,而是五千光年,甚至超過一萬光年。隻不過,這還不是全部。在空間擴張之後,南阿爾法星係中各個恒星係之間的距離必然會擴大,因此恒星係相互之間通過引力產生的相互約束也就必然減弱。結果很明顯,沒有足夠強大的引力約束,南阿爾法星係中的各個恒星係將在原有速度的推動下逐漸分散開來。也就是說,哪怕南阿爾法星係沒有遭受滅頂之災,最終也會變成為眾多分散的恒星係。到最後,因為引力減弱與空間延展,這些分散的恒星係裏麵的物質也會失去約束,最終成為一片密度極低的星雲。雖然這是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至少需要幾億年才能實現,但是隻要開始了,這個過程就無法終止,至少以各個文明現在掌握的技術無法讓這個過程逆轉。隻不過,這還是最理想的結果。如果把各種不可控因素考慮進去,南阿爾法星係很有可能在短短幾萬年之內徹底毀滅。
當然,最多隻需要幾十年,甚至幾年,北部大區就會成為曆史。
簡單的說,隻要那些昆陽族戰士同時采取行動,而且隻要其中百分之一的完成任務,災難就將到來。
因為是同時出手,所以就算人類聯邦立即采取行動,也無法改變最終的結果。
毫無疑問,這是絕對無法接受的結果。
隻要這樣的事情發生,那麼就算楊屹立即趕了回來,也隻能放棄人類聯邦之外的絕大部分文明。如果昆陽族的聖器就藏在北部大區的某個恒星係裏麵,而且隨同恒星係毀滅,或者是由此導致無法被楊屹找到,那麼楊屹肯定會提前啟動由玉洪興製訂的備用方案,而且以此為主要逃亡計劃。為了做到萬無一失,他會雙管齊下,在建造逃亡飛船的同時讓玉家改造一些星球。更重要的是,他會重點照顧人類聯邦,即首先保證人類聯邦能逃走,然後再考慮其他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