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董卓軍馬被盟軍殺得大敗,連董卓也帶傷,退回關上。原來董卓被黃忠一箭射中人中,折了兩個門牙,流血不止,李儒急忙請醫士調治。
盟軍這袁紹會十八路諸侯,宴請劉備、趙栩、關羽等人慶賀。席間,眾諸侯酒至半酣,孫堅望見袁術與其他諸侯飲酒作樂,不覺想起袁術不發糧草,致使自己敗於華雄之手,險些喪命,越想越怒。
拔出腰間佩劍而起,直取袁術,眾諸侯大驚,急忙勸住孫堅,袁術也嚇的肝膽俱裂。孫堅將劍插於袁術桌上罵道:“董卓與我本無仇隙,今我奮不顧身,親冒矢雨,來與董卓決一死戰,上為國家討賊,下為你們袁家將軍家門之私;而你卻聽讒言,不發給我糧草,致使我戰敗,折損我近萬江東子弟,你還有何臉麵站於此地?”
袁術惶恐,急忙賠禮說道:“術愚笨,聽信讒言,對不起公台兄,心實在難安,我這就殺了這小人,為公台兄手下將士謝罪,息怒,息怒。”趙栩看見袁術那一臉小人像,不由得想扇他幾巴掌,真是小人一個。袁紹也急勸孫堅息怒。
即命斬進讒之人,以謝孫堅。這不發糧草給孫堅,便多半是兩兄弟合謀的,這裝模作樣的其實不過是找了一個替罪羊罷了。趙栩心中想定,什麼時候一定要好好折辱他們二人一番。
孫堅見袁術解釋賠禮,想辯駁什麼,但眾諸侯都來相勸,也不好發作,悶悶回到座位,隻是飲酒,袁術和幾路與孫堅有些交情的諸侯也去與孫堅陪酒賠禮。
……
“啪!”這時在虎牢關上,一瓷器摔在地上的聲音響起。
“這些賊子,我董卓定要將他們一個個碎屍萬段!”董卓一手捂著嘴,一邊大罵。
“義父息怒,待我傷養好了,一定為義父報仇雪恨。哼,那趙栩仗寶劍之利欺我,下次讓我撞見,定將他挫骨揚灰。”呂布一手捂著胸前的傷口,本來是要勸勸董卓的,但想起被關羽等人圍攻,又想到趙栩一劍傷了自己,乃是平生所未有的大敗,不由得怒火萬丈,咬牙切齒,一副要殺人的模樣,十分恐怖。
李儒勸道:“如今溫侯新敗,將士已無戰心。不如引兵回洛陽,近日街市童謠言:‘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臣思此言:‘西頭一個漢’,乃應高祖旺於西都長安,傳一十二帝;‘東頭一個漢’,乃應光武旺於東都洛陽,今亦傳一十二帝。天運合回,不如遷都於長安,以應童謠,尚父遷回長安,方可無虞。”
董卓本是隴西人,長安靠近隴西,遷都於長安,豈不是徹底將天子把握在手中,李儒此計甚合董卓心意。董卓大喜,遂引兵等星夜回洛陽,商議遷都。
次日,文武大臣上朝,路上王允對幾位重要大臣道:“我得到確切消息,虎牢關一戰,董卓老賊大敗,被人一箭射倒於車下,生死不明。”
“好啊!生死不明,定是死了,天佑我大漢呐!”司徒楊彪歎道。
“嗯,如今盟軍兵臨洛陽城下,我等要趕緊召集人馬,準備應變呐。”眾大臣連連稱是。
正商議間,王允手下一親信來報,言:董丞相在大殿上。
王允等大驚,這董卓不是死了嗎?麵麵相覷,一時間說不出話來,沒奈何,先看看再說,王允等心中想定,急上殿來。
看見董卓正帶劍在殿中,眾大臣急向天子行禮,再向董卓行禮,這是不少大臣看見董卓折了兩個門牙,不禁想笑,但迫於董卓之威,不敢出聲,隻在心中暗喜。
董卓道:“行了,行了,免禮。我正要和你們說事,咱家在虎牢關上把那些諸侯賊子殺得是片甲不留,大勝而歸啊!”
王允、楊彪等心中暗罵:啊呸,明明是你被盟軍殺敗,卻又來騙我們。
董卓接著道:“咱家夜觀天象,漢東都洛陽二百餘年,氣數已衰。觀旺氣實在長安,咱家欲奉駕西幸。爾等各宜促裝。”
眾大臣大驚,敢情這董卓是要帶天子跑啊!司徒楊彪急道:“關中殘破零落;今無故捐宗廟,棄皇陵,恐百姓驚動;天下動之至易,安之至難。望丞相鑒察。”
董卓怒道:“你懂什麼,敢阻國家大計?”太尉黃琬曰:“楊司徒之言甚是。昔日王莽篡逆,焚燒長安,盡為瓦礫之地;更兼人民流移,百無一二。今棄宮室而就荒地,實非所宜也。”
董卓道:“關東賊起,天下播亂。長安有崤函之險;更近隴右,木石磚瓦,即日可辦,宮室營造,不須月餘,便可再起一座大宮城。你瞎操什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