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章 洞房花燭 淮南異動(2 / 2)

袁術大喜,對孫策愈愛之。

殊不知,孫策後來可是江東小霸王,豈是池中之物,加之孫策雖認袁術為義父,實在是走投無路;沒想到袁術當真把孫策當成兒子對待,傲慢少禮,孫策早懷恨在心。不日便向袁術報父仇為由,借兵出去進攻揚州刺史劉繇,並且願意以傳國玉璽做抵押,袁術見著傳國玉璽,大喜過望,兩眼放光,哪有不允之理,假意說道:“我非要你玉璽,今且權留在我這。我借兵三千、馬五百匹與你。待你報仇平定之後,可速回來。你職位卑微,難掌大權。我表你為折衝校尉、殄寇將軍,克日領兵便行。”

袁術當下便命人帶孫策去點兵,孫策拜謝袁術,遂引軍馬,帶領朱治、呂範,舊將程普、黃蓋、韓當等,擇日起兵攻擊揚州刺史劉繇。

袁術自得傳國玉璽之後,整日笑嗬嗬的把玩著傳國璽,不覺起稱帝之心,遂大會群下文武商議。

楊大將道:“自古仁有大有小,義有厚有薄。商湯不行大仁,夏桀不除;周武不行厚義,商紂不去。如今漢室衰微,天子儒弱無能,大漢名存實亡,怎可領天下;所謂天子,即天之子,天之子當然應是君臨天下、號令諸侯的天下明主。方今天下,漢室無力,此當是禍亂之源,災難之首。正因如此,以今日天下而論,主公威勢足以號令諸侯,德才足以君臨天下,當得‘陛下’二字。”楊大將此言出口,滿朝震動,一些文武驚駭無比,麵麵相覷,心想:這等話也敢說出口,看來袁術勢必要反漢自立了。

袁術大喜,笑道:“說得好,還是你有見識。”

主簿閻象諫道:“主公萬萬不可。昔年周後稷積德累功,方才滅商,至於文王,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猶以服事殷。主公家世雖貴,然亦未若有周之盛;如今漢室雖微,也未若殷紂之暴也。此事不可行,還望主公三思。”

袁術滿臉不屑,說道:“哼!如今我坐鎮揚州,兵多糧足,傭兵三十萬,還有傳國玉璽在手,天下誰人是我對手。”

閻象道:“兗州曹操,帶甲近三十萬,大將三十員,不可小覷;青州劉備,常備軍力便有三十萬,況且劉備甚得青、並、幽、冀四州民心,百姓將劉備奉若神明,若要用兵,可動員兵力何止百萬,武有趙栩、關羽、張飛、趙雲等數十名猛將皆有萬夫不當之勇,文有法正、田豐等,個個神機妙算,再者他還是大漢皇叔,乃勁敵也!我們萬不可輕舉妄動。”閻象此言一出,本來議論紛紛的大廳頓時鴉雀無聲,眾人麵麵相覷,說不得話,本來積極的楊大將和紀靈也安靜下來,趙栩手下將士的厲害,紀靈是見識過的,一想起趙雲等,背後發涼,心裏不由得一陣後怕。

袁術一聽,尋思:曹操還好說,可光是劉備手下趙栩和趙雲兩個,袁術可是見識過,自己數萬大軍圍剿他反而折兵數千,確實是勁敵。當下說道:“那你覺得該當如何?”

閻象道:“閻某愚見。漢室雖衰,其名仍在。號令天下,仍需打著大漢的旗號。如今若是反漢自立,劉備等漢室宗親若鼓動天下伐我,天下諸侯也必響應。到時候伐逆之師未動,我們自己反而成為逆賊,必失天下人心。主公此舉,無異於自毀長城!我們還是先修養數年,等我們兵多將廣,糧食豐沛才好。”

楊大將當即反口說道:“主薄所言極是,我們還是修養數年再說。”

紀靈道:“主公,劉備天下頗有名聲,百姓多稱其仁慈之主,再者手下趙栩、趙雲、關羽等勇武冠絕天下,少有敵手。那趙栩更得當代名士水鏡先生好評為‘文武全才,一世英雄,我們確實要從長計議。”

其他文武都是見風使舵之輩,此時也紛紛讚同。袁術尋思別無他計,也就順坡下驢了,當下說道:“嗯!諸位說得有理,此事還是從長計議為好。”

閻象用袖子擦了擦額頭上的漢,尋思:這袁術要反漢自立,狼子野心,不能再跟著他了,聽聞劉備仁德過人,我不如去投他,不論真假,也比跟著袁術好,免得死於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