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帝劉協先從楊彪手中接過王印,到劉備麵前,垂淚道:“皇叔,王印璽在此!”
劉備急忙跪下,雙手奉上,說道:“不才劉備謹接陛下所授王印。”
待劉備接過王印,劉協即拿過王冠,戴於劉備頭上,豪華的王冠配著劉備一身王服蟒袍,更添風采。劉備戴過王冠,手捧著金印轉身朝南麵向台下時,鑼鼓聲驟然響起,台上台下,旌旗招展,萬頭攢動,呼聲雷鳴。
兩行淚水無聲地滾下劉備的眼眶,落在腳下的紅地毯上。
趙栩、關羽等劉備部下文武以及楊彪、王允等朝廷大臣等等依次跪下,喝道:“拜見陛下,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拜見中興王,願中興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當然,其中也有極為不服氣者,其中猶為突出的便是曹操,不論是身世,起步等等曹操無一不強於劉備,而劉備卻先他一步稱王,曹操心中是很大的不服氣。心中暗道:“織席小兒,安敢如此!吾誓滅你,且看誰能成就霸業,一統天下!”
加冕儀式完成之後,自然就開始大賞群臣。先封有功諸侯:曹操討董之時與劉備一同救駕,加上各種功勳,封其為廷尉,位列九卿,加爵為陳留縣侯;馬騰赤膽忠心,救駕有功,加上鎮守邊境等,升為衛尉,位列九卿,加爵為武威侯;司州刺史韓遂,升為中書令,加爵為關內侯;荊州牧劉表,貴為皇親,治理荊州有功,亦加爵為列侯!;又有前長沙太守孫堅之子孫策,念其父之功勳,封其為鎮國將軍、勇烈侯,領揚州牧。
接著便是劉備部下文武,趙栩平青州、破袁紹、定匈奴等等,功勞遠大,眾文武之中為第一;遂封趙栩為膘騎大將軍,金印紫綬,假節鉞,地位僅低於丞相、三公;關羽平定鮮卑有功,為車騎大將軍,僅次於趙栩,金印紫綬,假節鉞,地位高於九卿,低於三公。封張飛為撫軍大將軍,金印紫綬;封趙雲為輔國將軍。封陳到為鎮軍將軍,黃忠為輔軍將軍;張遼為征東將軍、張頜為征西將軍、太史慈為征北將軍、公孫讚為征南將軍、典韋為虎威將軍、張燕為鎮北將軍、於禁為鎮南將軍……其餘眾將,皆有封賞。
其中,趙栩、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陳到並稱為興漢六虎將,典韋、張遼、太史慈、張頜、公孫讚、張燕、於禁合稱七彪騎。當真是劉備殘龍升天,諸葛亮臥龍出洞,賈詡、徐庶初露頭角;趙栩、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陳到六虎將英雄猛烈,典韋、張遼、太史慈、張頜、公孫讚、張燕、於禁七驃騎悍勇當先。
至於文官方麵,劉備部下文官皆有封賞,封法正為尚書令;田豐為太傅,諸葛亮為軍師,賈詡為為軍師祭酒,徐庶為軍師將軍,掌軍國選舉及刑獄法製決斷。孫乾、簡雍、糜竺、糜芳、關平、周倉、廖化、王勇等,各擬功勳定爵。
劉備部下主要文官十員,各賜金銀三百兩、彩緞五表裏。武將一十三員,各賜金銀五百兩、彩緞八表裏。趙栩、關羽等六虎將,各賜金銀一千兩、錦緞十表裏、禦花袍一套、名馬一匹。
除了劉備麾下眾文武各有封賞之外,曹操部下許褚、夏侯家將領和曹家將領等一班文武皆有封賞,馬騰三個兒子馬鐵、馬休、馬超依次被封為領軍將軍、護軍將軍、都護將軍。以及匈奴、鮮卑、烏桓等各族頭領,亦得封賞。
當所有封賞結束之後,已經到了午後時分。在劉協一聲令下,宴會開始,歌舞妓也走出來表演,眾文武、豪門望族方才開始吃起來,與百姓同樂。在劉備的提議下,另外也擺了幾百壇禦酒,百姓皆可來飲,天子劉協第一次與洛陽城內百姓飲宴同樂。這場大宴,一直持續了兩天。
劉協高興之下,也大赦天下;本來各路諸侯治下聽到劉協聖旨,無奈之下,也隻得將犯事的人放了,大赦天下之後,那些囚徒知道皆因劉備封王之故,也對劉備感恩戴德。許多人往劉備治下四州搬遷而去。
這麼一來,袁術等諸侯民心流失,損失的不僅僅是人口了,更多的是維持戰爭的手段和後方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