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韋跟隨趙栩已久,幾乎不離左右,二人的感情便是比周倉、趙雲等亦不差,加上典韋憨實重義,與趙栩情同兄弟,此時忽然聽得典韋身死,豈有不難過之理?加上趙栩近日憂愁不斷,睡眠不足,氣血不足,此時便如壓垮犛牛的最後一根稻草。
少時,禦醫等將趙栩搶救過來,趙栩勉強緩過神來,不知所措,惱恨倍加,惱恨自己竟然如此大意,以至於兄弟慘死,眼淚不禁流下,抑製不住。
趙雲見得此壯,怒火中燒,起身道:“王上,既是曹操如此猖狂,請待雲領兵趕往司州。一槍一馬殺盡曹賊,以雪典韋之仇!”
陳到亦然奮身而起,喝道:“待某與子龍同領兵馬前往,奪回函穀關,蕩平曹軍!以報典韋之仇!”
但人已死了,去有何用?諸葛亮歎了口氣,說道:“二位見義勇為,亮深欽服。然函穀已失,爾等如此冒失去則何用?須當從長計議,方能雪恥。”
二人聽罷也不禁沉默,但其他眾將仍是戰意昂揚,紛紛請戰。
這時缺席的田豐走了進來,見得此狀,不禁悲涼,伏地奏道:“王上,大事不好!洛陽楊彪丞相之子率幾位大臣來見。”
一聽洛陽有消息,劉備吃了一驚,急道:“快傳進來!”
不一會,隻見楊修與薑囧等帶著若幹大臣進來,楊修還未說話,一眾朝廷大臣見了劉備就大聲叫了出來:“王上,不好了!”
“諸位勿急,暫且說來!”劉備見得如此心中隱隱料到洛陽恐有閃失,但尋思洛陽外有張濟大軍,內有馬騰在,想必不會與函穀關一般如此緊急。
當下隻聽為首楊修平靜的張口說道:“曹操謀士荀彧率大軍攻下虎牢關,中途偷襲馬騰大人,馬騰父子三人雙雙戰死,後猛攻洛陽,洛陽兵少將寡,無法禦敵,天子自縊身亡,臣等死命惡戰僥幸逃脫,來臨淄路上,聽聞荀彧那賊假借天子號令,擁曹操為王,乃號“魏”。懇請王上火速發兵報仇雪恨!”
如此情況下,竟然能如此冷靜的回答,諸葛亮、徐庶等都不由得暗自佩服的看著楊修,心中讚歎不已。
此時大殿上的人盡管大多已知曉了天下情況緊急,先前也隻道洛陽危急,卻未曾料到洛陽已經失守,天子自縊身亡,眾人都覺得大吃一驚,一個個張嘴咋舌。
猛然間,劉備拍案大怒道:“曹操竟敢公然反叛,孤與曹賊不共戴天!”
法正亦然恨道:“曹操如此無禮,罪不容誅!王上寬心,我等親提一旅之師,去擊退曹操大軍。”
劉備悲泣道:“天子身死,孤身為皇叔,豈能坐視不理,孤來日自提一軍去殺曹操!”
“曹操如此大逆不道之人,竟然敢妄自稱王,視天威於何顧?末將亦願隨王上出兵絞殺曹賊!”滿堂武將無不憤慨,文官當下也是不由大罵出聲,原因無他,天子尚在,曹操公然襲殺天子,如此欺君罔上的行為,的確是使的大部分人都心生憤慨。可惜眼下國之不國,君之不君,乃是亂世當道,除了實力,否則是無法製約曹操的。
望著議論大罵紛紛的眾官員,諸葛亮、法正等謀士都沒有出聲,也沒有開口阻止,但是,隨著劉備一聲令下,眾文武的聲音卻是被壓了下去,隨著官員們的禁聲,諸葛亮平靜的開口言道:“曹操如此弑君之舉,乃是人神共憤也。不過諸位在此大加討伐也是無用,眼下當務之急該是分配任務,整軍備戰,進攻曹操,早一天複興大漢啊!”
劉備聽罷怒喝一聲,喝道:“立刻召集各州軍隊,誓要剿滅曹操!望各位千萬盡力!”
“諾!光複大漢,剿滅曹賊,義不容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