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事實證明,太子不僅做了過分的事,而且過分得出奇。
龐安大敗的第三天,太子趙撫寧代先帝下《罪己詔》,揭露頗多皇室醜聞,編纂講述,半真半假,但言辭十分辛辣,導致民憤驟起。趙撫寧“順民意”就將先帝的諡號廢黜,並焚毀先帝在位時下的聖旨八十二道。
此舉實在是罔顧人倫,但因趙撫寧隨手廢除的還有幾道誅殺忠良的聖旨,民間一時分為兩極,褒貶相對,爭論不已。太子府養的文士傾巢而出,以筆牽動輿論,顛倒黑白,攪亂京都一池水。
到後來,竟當真有不少朝臣都覺得,太子此舉是大義滅親,實乃正道。
長念聽著外頭的風雨,眼裏洶湧著暗潮。
生前不讓安生也就罷了,動人棺槨乃是大忌。趙撫寧為了皇位已經敢做到這個份上,那她就算是死,也不能讓他得逞!
城門又燃起了戰火,與上回不同的是,這次太子不止攻東城門,四方城門皆有兵力分布,隻是摸不清哪邊多,哪邊少。城中百姓四處奔逃,奈何城門戒嚴,出不去,長念坐在車裏經過街上,都能聽見絕望的嚎哭和充滿驚恐的尖叫聲。
馮靜賢坐在她身邊,很擔心她又開始憂國憂民,然而出乎意料的,這次趙長念臉上一點悲憫的神色都沒有,有的隻是堅定,無比的堅定,仿佛她是這京都的城牆,死活要抵住外頭的刀劍似的。
戰火重燃,七殿下也沒讓他失望,調度糧草、升遷武將、商議布局,她樣樣都親自上場,並且當真做得不錯。小小的身影奔波在烽火連天的城牆邊,大大地穩定了軍心,也提升了士氣。
隻是,每日黃昏城裏的人出去打掃戰場,收撿屍體的時候,殿下都會站在城樓上發呆,一雙眼看著天邊的晚霞,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城門半開,出去收撿屍體的一行人越走越遠,長念看著看著,覺得有點不對勁。
“那邊也是戰場嗎?”她指了指遠處的小山坡。
北堂繆看了一眼,低聲回答:“這一片都是戰場,但那邊多是敵軍,少有我們的人。”
眉頭一皺,長念下令:“去把那一行人追回來!”
“是!”
黃寧忠不知道殿下追那些士兵幹什麼,但既然領命,他還是帶人騎馬,甩著麻繩飛快地朝人追過去。
然而,那群人下了山坡就沒了影子。長念看著黃寧忠等人帶著一股子煙塵飛奔而去,跟著沒在山坡後頭,心裏的不安卻越來越深。
她下了城樓,對北堂繆道:“咱們去一趟國公府。”
這些日子戰事吃緊,國公府的守衛有所鬆懈,但一直沒聽見什麼消息回稟。長念以為葉將白很老實地在呆著,但……葉將白就不是個老實的人。
輕而易舉地衝破國公府的守衛,長念踏上這熟悉的院落,嘴唇緊抿,眼神四掃。
“殿下。”國公府的管家似是在等她一般,見她來,笑著上前行禮,末了遞上一封信,“主子吩咐,您若是來了,就讓您看看這個。”
站在庭院裏,長念身子僵硬,頓了許久才伸手去接,沒急著打開,卻是不甘心地再掃了一眼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