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了,什麼都變了,就這福壽宮裏的東西一次也沒被動過。太後坐在主位上摩挲著手上的護甲,恍惚間還能看見當初得勝歸來的武親王。
“母後!”武親王意氣風發,抱著盔甲朝她跪下,“兒臣幸不辱命!趙家江山,兒臣保住了!”
“珩兒好樣的。”太後將他扶起來,雙眼含淚。
“母後哭什麼?”武親王不解,“這不是大喜事麼?”
“喜事……是喜事。”她別開眼不敢看他,低聲喃喃,“你先休息休息……”
“不了。”武親王笑道,“還約了人議事呢,母後,兒臣還有個不情之請……若是登上龍位,兒臣想尋一個姑娘。”
說著,生怕她反對,武親王連忙道:“是個很好的姑娘,雖是庶民,但心地善良又賢淑,不比高門女子差!”
“珩兒……”
“母後您不會連這件事都不答應吧?”武親王慌了,“兒臣……兒臣立了不少功勞呢。”
“珩兒,你聽母後說。”她抖著手捏著他滿是老繭的手,眼淚止不住地落,“你在外征戰半年,的確是勞苦功高,但國不可一日無君,你不在的時候,宗兒他……暫代你處理了國政。”
武親王一愣,不太明白:“什麼意思?”
太後無語凝噎,不知該怎麼說才好,正落淚呢,外頭就傳來一聲:“陛下駕到——”
武親王渾身都是一震。
出征半年,流血無數,京中太後來信都說:盼著吾兒歸來,登上大寶。結果他好不容易回來,大寶上已經坐了別人了?
武親王愣愣地看向門口,就瞧見母後一向疼愛的小兒子進門來,朝他笑道:“皇兄終於得勝歸來,朕心甚慰。”
朕心甚慰,朕?他憑什麼說朕?武親王雙手發顫。這人在母後的庇護下長大,從小一點苦也沒吃,父皇給他的賞賜,隻要這個人喜歡,母後二話不說都會讓他拿給皇弟,他讓了十幾年,最後連皇位也要讓嗎?
捏緊刀鞘,武親王沒有行禮,帝王臉色微變,沉聲道:“禦前應該卸刀的,皇兄。”
卸刀?武親王看著他衣裳上的龍袍,沉怒拔刀,直指他咽喉:“我在前征戰,你在後竊國?!”
宮人驚叫,太後也連忙撲上來攔,武親王紅著眼問:“母後,兒臣是不是非您親出?所以這一輩子所有的東西,您都要我讓給他?他什麼也不會,一點功績也沒有,到底憑什麼登基?!”
“珩兒,別說了珩兒。”太後哽咽,“宗兒已經登基了,他已經是皇帝了……”
“以為這樣我就會善罷甘休嗎!”武親王大怒,“這一次,我說什麼都不會讓!”
福壽宮裏亂成一團,太後捂嘴哭泣,看著侍衛衝進來將他壓住,手裏顫顫巍巍地捏著個東西。
那是武親王的兵符。
那天,武親王的咆哮聲響徹整個福壽宮,之後的幾個月,太後都會從噩夢裏驚醒。
“我知道我欠他的,我都知道。”太後淚水漣漣,“可宗兒……宗兒是哀家最小的孩子……”
“小又怎麼了?武親王才是您最有出息的一個孩子。”葉將白覺得好笑,“在您看來,親生的兒子難不成是以年齡論好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