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爐鐵水融化的時間要長一些,因為爐都是涼的,還要有一個預熱的過程,第二爐之後的就快了,基本是一個小時融化一爐鐵水。
爐裏的鐵水在十二點半融化好了,取樣做爐前的快速分析,碳矽的含量這些工作都做好了,隻等澆注了。
而大鐵架子下麵的工作還沒做好,兩個工人還在有條不紊的幹著。
二個爐工加上一個上料的老韓這時坐在一邊的角落裏懨懨欲睡。電爐處在保溫的狀態,還在吱吱的響著。
張科長和相成雖是外行,也立即看出這裏的問題:為什麼不能晚一點開爐呢?寧肯別的工作都有完成了隻是在等電爐,也不能讓電爐早早的化好了鐵水而在這裏等著,這樣浪費很多的電啊。
直到夜裏的二點,一切工作都完成了,可以開始倒鐵水了。
把電爐裏的鐵水溫度提高,然後把鐵水倒在吊車吊著的一個鐵水包裏,然後吊車吊著鐵水來到大鐵架子下麵的一個底爐前,把鐵水倒在這個底爐裏,底爐的上麵安著一個結晶器,鐵水在這個結晶器裏一邊凝固一邊被慢慢拉出來,形成一個圓形的管子出來。這時候全車間的工人都忙碌起來,就是去廁所也是要一路小跑的。
車間裏機器聲隆隆鐵水花飛濺,炙熱的溫度烤著人們,張科長他們三個人躲的遠遠地方的在看,不敢走近。
拉出來的鐵管子,會突然的斷了,這是節大家更是忙亂,把鐵管子再趕緊插回到結晶器裏麵,倒入鐵水,然後再往這個管子上麵衝水,讓鐵水再把斷了的管子融合在一起這樣管子就能接上。當然,不是每次都能成功的。要是接不上,如果還有時間的話,可以再換一個結晶器,換一個結晶器是需要兩個小時。換結晶器的這段時間,鐵水還是要在爐裏保溫,要是讓鐵水凝固成一個了,再融化就費事了,有可能把電爐搞壞了。
這個工藝是個連續製造的一個工藝,澆注開始就不能停頓下來,不管那個方麵,隻要是停頓十分八分種,就不能繼續生產了。
王老板所謂的國內少有,比較先進的設備其實存在著很大的缺陷的。
張科長看到車間的一個角落裏放著一大堆這樣生產出來大小不一的管子,走近細一看,表麵粗糙,壁厚薄厚不一,內孔裏麵疙疙瘩瘩,他心想就是這樣的產品怎麼有人要呢?就是自己加工,那加工成本也是很高的。
相成也在車間外麵的一個角落裏有了發現,在那裏堆放了一大堆大鐵塊,至少有近百噸。相成問張科長,你看這些東西是哪來的?
張科長想了一下,:“看爐前也有這樣的大鐵塊,這是結晶器壞了,爐裏的鐵水沒地方倒,隻好倒在地上形成這樣的大鐵塊的。要是能正常生產,這樣的鐵塊是根本不會出現的。”
相成說:“這樣看來,這個廠子不隻是管理上存在著問題,產品和技術上同樣有問題啊”
若湘說:“是啊,今天白天守著他廠的會計我不好說,我從財務的報表中可以看出來,這個公司就沒能進入一個良性循環,投入多,產出少,也就是說這兩年是一直是賠錢的,聽說還有高息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