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將首(1 / 2)

第十四章將首

第二天一早,不待紀衡遣人來宣,寶瑛已經自動自覺的洗漱停當,隨時準備隨紀衡出門。摔了東家一個大跟頭,東家沒辭掉她,已經是法外開恩了,自己定當有覺悟少吃飯多幹活啊,還當自己是一等候爺家的大小姐麼?

泉嬸冷眼旁觀這小子,說話辦事,斯文有禮,就連洗漱都那麼一板一眼,還知道拿青鹽蹭蹭牙齒。“哎!想來也是一個貴介公子,誰想竟遭了大難!”她忍不住在心底嘀咕,愈發覺得昨晚是自家那個善於挖坑害人的公子欺負這哥可憐的孩子。

紀衡自是不知刁奴心中所想,他也無暇顧及了,剛到衙門,紀衡還沒在椅子上坐定,就接到邸報,繼達州徐天德、東鄉王三槐造反之後,九月廿二,也就是昨天,羅其清在巴州響應王三槐也舉起了反旗。這一消息,驚的紀衡頓時呆立在當場,一籌莫展。

看著紀衡犯愁的樣子,寶瑛卻甚是覺得奇怪,紀衡隻是達州通判,應負責的是錢糧、車馬的征集,剿匪靖邊並不是他的職責所在呀?於是她扭著眉頭,不解的問:“公子,論理這事不該您操心吧?您該將此事報與上峰。由他來定奪。”她在報與上峰四個字上加重了語氣,意在提醒。

聞言,紀衡猛然抬頭,眼中寒光四射,他陰鬱的看著前方,咬牙切齒:“報與上峰?”他一字一頓的重複了一遍,“兩天了,在這衙門裏,你可看見上峰了?”他眸光一閃,斜斜的瞄向寶瑛,語帶嘲弄的問道。

寶瑛愣怔了一下,但很快的,她的臉色就變了,她確實是沒有注意,經紀衡這麼一提醒,她就恍然明白了,怪不得這兩天她和紀衡忙裏忙外的時候,她總有一種怪怪的感覺呢?紀衡待她做的這些事本該是知府的職責所在啊,而她從未見過知府大人,就連知府的妹夫黃柏庭也銷聲匿跡了,一個念頭跳上寶瑛心頭,她瞪圓了眼睛,難以置信的問道:“難道、難道知府大人棄城跑了不成?”由於這個猜測太過震撼,以至於她的聲音都有些顫顫巍巍的了。

“哼!有何不可!”紀衡重重的哼了一聲,語氣寒涼無比。

知府都跑了,達州局勢如何可見一斑。可是紀衡還在!寶瑛看向紀衡的目光有了些複雜,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那你還在。”靜默片刻,說不清是疑問還是陳述,寶瑛就這麼突兀的來了一句。

“無官之地,我便是官,定不能讓那起子小人小瞧了我紀玉山!”紀衡重重的一掌擊在案幾上,站起身來厲聲說道。神情之間既有堅毅,也有憤慨

寶瑛咬了咬唇,也不知道要說什麼了,忽然之間,她覺得這個欺負孤女的紀玉山也不是那麼討厭了。

沉思片刻,紀衡緩緩的說道:“他既來之,我便剿之!咱們會會吧!”目光狠厲且執著。

九月廿三下午,又一份邸報不期而至,同是九月廿二,通江的冉文儔也舉反旗響應“東鄉白馬”,至此,達州周邊共有舉著白蓮教亂匪旗幟的所謂的義軍十餘支,他們概以白巾裹首,分別占據山區險要,築壘防守。達州與它相鄰的東鄉縣城成了遙遙相望的兩片孤城。

接到邸報,紀衡遠沒有上午那麼失控,他早已經冷靜下來了,防著亂匪攻城,他將緊急招募的五百多鄉勇分別派往四個城門,再令每個城門將分配到的鄉勇,分成小隊,輪班倒換,日夜防守,城門進出皆不允許,防止有細作混入混出。這達州縣城也是麻煩,城門居然有四個。相對於這麼多的城門,紀衡手中鄉勇的確是不多,好在,紀衡算學不錯,一頓分派下來,他居然還餘下了四十多人的機動部隊。

鄉勇是分派好了,但是蛇無頭不行,兵無主自亂,每個城門的鄉勇還必須選出幾位有謀略、有擔當還得功夫好的管事才行。如何選出合適的管事,這是紀衡現在麵對的難題,事實上,他出身於文臣世家,自小學的是《四書》、《五經》、《中庸》、《大學》,習的是經邦緯國,治國良策。兵書他倒是也讀過,但從未應用於實際,也就是紙上談兵,選將於他而言卻是更從未想過的了。

俗語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這一點紀衡是知道的,但從五百多人中選個合適的人指揮隊伍,紀衡覺得無處下手,書生若是選個魁首,倒還好說,每人作一篇文章,豁出去自己挨些個累,逐個看看便罷。可是武將呢?不僅要看功夫還要看謀略,這個怎生甄選呢?若是能多給些時間,筆試再加比武也不是選不出合適的管事,可是徐天德、王三槐就在城外,沒有那個時間!紀衡都快愁白頭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