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是南京船板巷的大戶人家,是做胭脂生意的,據說是從明代傳
下來的,船板巷的由來還有這麼一段曆史,船板巷位於秦淮河西岸,相傳,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十分迷信,而且疑心很重,動輒殺人。
有一次劉伯溫編造說,有兩條“魚精”,從燕雀湖逃向秦淮河邊俞通海家宅附近的一條小溝裏,躲藏了起來。
朱元璋信以為真,下令將秦淮河的魚趕盡殺絕。他采取的措施是先在上下浮橋布滿滾鉤,將魚兒堵在這段秦淮河內聚殲之,並命令部隊將捕來的魚全部用柳枝串起來掛在街上涼曬。
這樣,整條街就布滿了落下的柳葉,因此人們就叫這條街為柳葉街(還有一種說法,說滿街都是被曬幹的魚,扁扁的魚幹就像一片片柳葉,因而叫柳葉街),還留下了其他相關的地名:用船板攔魚的“船板倉”(又叫船板巷);用門板在橋洞口堵魚的“堵門橋”(今稱陡門橋);設台釣魚的“釣魚台”;從江邊將魚往回趕的“趕魚巷”(今稱甘雨巷)……另外,還在俞家對門立一牌坊,即百貓坊,上麵刻了一百個貓頭,虎視眈眈地盯著俞家大門,使“魚精”不敢出來,永無翻身之日。
李老爺李國才是船板巷有頭有臉的人物,可以說,在南京大吼一聲,沒有一個人敢出聲的,估計屁聲都沒有.
正好趕上胭脂使用的旺季,很多人家都添置嫁妝,李老爺的生意越發興隆,李老爺很是神氣,煙草生意的曹老板曹廣福趁機巴結李老爺,想把女兒曹雨梅許配給李家大公子李柏生,正巧曹雨梅在街頭曾見過李柏生,也算一見鍾情,當日李柏生正在戲院聽戲,聽罷出來,被李玲玉的聲音勾的失去魂魄一般,一不小心碰掉了路過的曹雨梅手裏的胭脂,胭脂粉摔散了一地,
李柏生見狀立馬許諾。
“這位小姐,實在不好意思,正巧了,您手裏拿的正是我家的胭脂,回頭我命令下人給你送去幾盒,你方便的話就留個地址吧。”
曹雨梅見李柏生長相俊俏清秀,一臉書生相,很是喜愛,便會心一笑,向身後的丫鬟使眼色,丫鬟樂嗬嗬地上前,跟李公子說,
“我家小姐是曹府的千金,您叫人送來便是。”
李柏生還禮,點頭應允,便走開了。
曹小姐好像沒看夠一樣,很想跟上前去,礙於臉麵,扭頭回府了。
李老爺很是願意,便與曹老板商議婚事,並應允擇日就讓長子與雨梅完婚,曹老板回家,臉上的神氣還沒褪去,曹太太看見老爺這般高興便上前詢問,
“老爺,您這是有什麼喜事?嘴都合不攏了。”
“你不知道,今天我算替女兒做了一件大事。”
曹太太驚異地忙上前拽著曹老爺的袖子問,“什麼大事?”“李家長子李柏生,還記得咱們女兒前日裏提到過嗎?”“記得呀?怎麼了?”曹太太有些急性子,
“哎呀還能怎麼,與咱們女兒正好般配,李老爺答應擇日完婚!”
曹太太聽完,眉毛似乎都飛出臉外,開心地直拍手,“那可是大好事啊!回頭我跟女兒說說去。”
還不等李老爺回話,曹太太就拽著裙子,飛似的走出大廳,直奔女兒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