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曹文炳早早地起來準備進宮去覲見皇上。他知道現在報上去也許不知道以後是福是禍,不過現在若是隱瞞不報的話那可能立刻就會大禍臨頭。即使和皇上一起長大,他也不敢賭皇上沒在諜情司安插幾個眼線。到了皇宮,他才發現今天皇上破天荒地召開了大朝會,心裏開始不安起來,並隱隱有種預感:馬上就會有大事情發生了。
建平帝坐在龍椅上,臉色浮現出不正常的紅暈,渾然不似上次那般灰暗。不過眾位大臣都是低頭不語,沒有人發現異常。
今日,葉南卿也上朝了,腰背挺拔地站在左邊文官第一位,雙目盯著手上的笏板似乎在看著什麼。
此時,易明濤正侃侃而談。“皇上,臣經過仔細遴選,列舉了學識淵博、貫通古今、品性高潔、士林表率,可為人師者五人。其中,尤以李青桐、鹿有林為最,何宏禮次之。如今,夏閣老還未洗涮冤屈、閉門在家,而太子殿下不可一日無師。臣奏請皇上先革除夏閣老太子太師之銜,為太子殿下另擇良師,督促學業。”
建平帝沉吟了一會兒,才麵無表情地說道:“易愛卿所慮甚是!不過,夏閣老之事雖未了解,但朕相信閣老之清白。這樣吧,朕先為太子另擇一良師,以督促學業。”他不等易明濤反駁,而是轉臉問其他大臣道:“各位愛卿以為易愛卿所舉之人如何?”
淩清秋出列說道:“皇上,臣有本要奏!”
“淩愛卿對此事有何異議?”
“皇上,易大人舉薦之人學問深厚,臣深以為然。然,臣聽說李青桐與夏閣老私交甚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不宜為太子殿下之師。另,鹿有林私德有虧,不尊親長、不敬族老鄉裏,何來品性高潔之說。”淩清秋看了一眼已經怒氣衝衝地易明濤,接著淡淡地說道:“臣對那何宏禮了解不多,可易大人所舉三人中有兩人存在問題,這不能不讓人懷疑啊!易大人,你不會有什麼想法吧?”
易明濤已是怒極,須發皆張,戟指著淩清秋喝道:“淩大人,說話要有證據,可不能信口雌黃。你若是能找出證據,本官立刻引咎辭官。若是沒有證據,本官就要奏你一個顛倒黑白之罪。”
淩清秋聽了也不生氣,依舊淡淡地說道:“易大人,本官身為左都禦史,負有風聞奏事之責。你如果想要證據,最好去找刑部。再說了,空穴來風,豈能無因?還請易大人自重,不要汙了半生清譽啊!”
“你!豈有此理!”易明濤還欲再說,六科給事中也出列準備上奏,建平帝陰沉著臉喝道:“夠了!都給朕退下。”他轉臉看向葉南卿,問道:“葉愛卿,你可有何看法?”
葉南卿躬身行了一禮說道:“皇上,為太子擇師既為社稷之事,也為皇上家事。幾位大人已經就朝廷之事說了見解,皇上可以納言之後妥善處理家事。對於皇上家事,臣不便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