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種創新的獨立學院軟件專業人才培養模式(1 / 3)

摘要:本文從獨立院校的特殊性出發,依據建構主義認知學說,提出一種以專業實訓融合專業課程教學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模式體現了建構主義的學習觀和教學觀。文章對推行該模式可能存在的困難進行分析,並給出建議的線路圖。

關鍵詞:獨立學院;軟件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專業實訓;建構主義

文章編號:1672-5913(2010)08-0001-03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獨立學院是我國吸引社會資本發展高等教育的產物。它結合了知名高校的優勢辦學資源與社會的優質資本,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獨立學院主要從事本科教育,但現階段其辦學層次實際介於公辦本科和高職高專之間。獨立學院軟件工程專業的目標是培養具有紮實軟件理論基礎的高技能的應用型軟件人才。近年關於一般本科院校和高職高專軟件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很多,但針對獨立學院這種特殊層次的卻很少。為此,本文在分析現有教學模式和獨立學院特點的基礎上,針對獨立學院提出一種創新的軟件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1 現有各種教學模式創新及其評述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大部分高校沿襲精英教育的習慣思維和做法,在軟件工程專業的教育上有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與企業用人難的“兩難”矛盾日益突出,許多高校開始謀求軟件人才培養的模式創新。一部分著名的高校借助其國際合作的條件,引進了國外知名院校或機構的教學體係,加強了現代軟件工程技能的培養;一部分高校通過借鑒國際經驗改造現有課程體係,增加和完善實踐訓練環節,提高了學生的工程素養。這些措施對這類學校改進軟件工程人才培養無疑是有效的。另外,針對高職高專層麵,由教育部主管部門倡導推廣“工學結合”的思想,強調根據工作過程開發課程內容,讓學生在做中學,做學融合。這一舉措在許多著名的職業學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但知名本科院校的經驗並不適合獨立院校。原因是獨立院校的定位、辦學條件和生源與這些院校相差很大:高職高專的做法,也不能直接用於獨立學院。因為獨立學院的學製和培養要求與之不同。獨立學院隻能根據自己的特點,尋找適合自己的道路。

2 獨立學院軟件人才培養的創新模式

盡管不能照搬公辦本科院校和高職高專院校的做法,獨立院校作為本科層次的院校,要在學科基礎知識的培養上借鑒公辦本科院校的經驗;作為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主的學校,獨立院校在實踐教學方麵應借鑒高職高專的做法。根據這一思想,我們提出軟件人才培養的創新模式,要點如下:

(1)第1~5學期重點學習大學通識課、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這部分課程的內容和教學目標可參考公辦本科院校,但教學組織、學時、上課模式等方麵要根據獨立院校的特點進行創新。本階段的教學目標是保證學生掌握基本的專業基礎理論,並達到本科教學目標的基本要求,同時培養學生基本的程序設計技能。

(2)第6~7學期以校內實訓的方式進行專業理論和項目開發技能的培訓,如組織學生以項目小組為單位完成1~2個接近行業實際的項目;第7學期最後幾周和寒假安排學生到企事業單位實習。

(3)第8學期進行畢業設計。鼓勵學生在校外實習,在企業導師和校內導師的共同指導下完成畢業設計。除此之外,應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並選擇部分成績優秀的學生從第6~7學期開始參與教師承擔的實際科研項目,替代同期進行的實訓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