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絕育手術“獵殺”印度女性(1 / 1)

絕育手術“獵殺”印度女性

看台

作者:雨岑

她們站在絕育診所的門外等候,然後被政府醫生帶領著走進陰暗的房間,躺在“手術台”上——或許連手術台也稱不上,隻是個靠磚頭壘砌的台子而已。她們得忍受身上的切口,直到輸卵管結紮完成。作為交換,這些女人會得到紗麗、鍋碗瓢盆,也可能是20美元的現金——足以讓她們在印度最貧窮的地區,生活一個星期左右。但她們不知道的是,這種手術並非毫無風險。

11月8日,在印度中部的恰蒂斯加爾邦,比拉斯布爾城外的一家醫院,超過80名女性接受了政府組織的輸卵管絕育手術。然而,截至11月17日,術後已有13人死亡,16人生命垂危。

奪命手術 其中一位受害者希夫·庫馬裏·亞達夫身材高大,卻身體虛弱。她今年才27歲,但已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亞達夫說,那天她是自願去做絕育的,為亞達夫她們提供絕育手術的是一家政府運營的絕育醫院——也可以稱之為流動診所。

“(做手術時)她們就像牲口一樣被對待。”患者家屬痛陳診所拿女性不當人看。當天負責手術的醫生古普塔在6個小時之內,為83名女性進行了絕育手術,這意味著他可能在每名女性上隻花了幾分鍾時間。手術過程中,亞達夫一時清醒過來,因為手術的痛苦,開始禁不住歇斯底裏地尖叫。當時,醫生輕輕地扇了她一巴掌,說:“冷靜下來——就快結束了。”

十分鍾後,切口縫合完畢。亞達夫說,她和丈夫叫了輛人力車回家。這對他們夫婦來說非常奢侈。要知道,他們在比拉斯布爾鎮的工地裏搬運沙子、混凝土還有磚塊,一天大概隻能掙4美元左右。“手術後我們得到了10美元,”她說,“然後我們花了8美元雇用車夫。”

幾個小時後,走完16公裏,他們回到老家古特固村,按照醫生的要求,亞達夫吞下了兩枚白色長橢圓形環丙沙星藥片。“剛開始,我出現了嚴重的胃痙攣,”她說,“然後,我開始嘔吐。我去了我們當地的政府診所,護士給我開藥止吐,但第二天我又開始嘔吐,直到我暈了過去。”

亞達夫被送往一家私人醫院,那裏的醫生說她的病情太嚴重了。後來她住進公立恰蒂斯加爾醫療研究所(CIMS),一間大病房住著很多有同樣遭遇的女人。這些當天經曆絕育手術的女人,幾乎都在手術後五小時左右開始出現病狀,如眩暈、嘔吐和低血壓。有68名女性被送到CIMS進行敗血症治療,4名女性出現病危狀況,隻能用呼吸機進行呼吸。一個從其他村莊過來的女人,比亞達夫晚來了一天,死了。

吃下鼠藥? 這並非絕育手術首次出現事故。剛開始,政府認為悲劇源於古普塔在手術過程中的疏忽。按照規定,每名醫生絕不能使用同一套設備連續做10例絕育手術,而古普塔卻做了83例。印度衛生和家庭福利部部長阿馬爾·阿格拉瓦爾認為,此次事件是醫生沒有對手術器械進行消毒處理所致。古普塔卻否認自己有醫療過失行為,堅稱感染敗血症的女性在手術結束離開醫院時,身體狀況良好。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分新增患者並沒有在診所裏接受絕育手術,但都服用了同一批次的藥品。

印度政府緊急叫停了5個批次的藥物,其中一部分環丙沙星藥片由馬哈瓦爾製藥公司生產。11月12日,正在緬甸參加東盟峰會的印度總理莫迪要求恰蒂斯加爾邦首席部長拉曼·辛格對絕育慘劇進行徹查。當日警方搜查製藥廠時,卻遭到了馬哈瓦爾父子的拒絕。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3日淩晨4時許,這家製藥公司的廠房後麵冒起白煙,似乎是馬哈瓦爾父子在焚燒藥物。媒體記者隨後在幾堆灰燼中找到一些尚未燃盡的藥品包裝盒,包括環丙沙星。15日,比拉斯布爾地區行政長官西達爾塔·帕爾德什說,初步檢測顯示,這些婦女服用的抗生素中含有磷化鋅,磷化鋅是鼠藥的常見成分。“而且,病人的症狀與磷化鋅(中毒)一致”。隨後,警方逮捕了馬哈瓦爾父子。

此次事件引爆了有關印度人口控製政策和醫療係統的討論。印度的絕育計劃於1966年推出,當時是想通過使男、女性絕育,以減少懷孕的幾率——這些人往往負擔不起孩子或不想要孩子。不過,大多數絕育對象都是女性。為了加快人口下降速度,次年政府開始提供現金獎勵。批評者指出,獎勵金也使得衛生官員更傾向於迫使患者采取手術方式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