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艾”嫌犯改造眾生相
百態
12月1日,記者探訪了南京市公安局監管支隊特殊監區,這裏羈押的都是“染艾”嫌疑人或犯人。
特殊監區什麼樣:15平米“標間”更像是醫院病房 進入監區,首先看到的是連續的兩道鐵門。鐵門背後是一條長廊,長廊旁邊的平房被均分成10多個15平方米大小的“標間”。同行的教官小聲介紹,這裏關的都是艾滋病毒攜帶者,因為涉嫌入室盜竊、吸販毒等違法犯罪被抓。
雖說叫特殊監區,在這裏羈押的犯人房間卻更類似醫院病房。每個房間一排3張床位,床尾靠牆上方掛著一台電視機。每名嫌疑人一床、一櫃,外加一個湯匙、一個漱口杯、一把牙刷。艾滋病嫌疑人最怕碰傷流血,因此房間內牆壁、地麵、床櫃等都被仔細改造,看不到任何尖銳棱角。湯匙、漱口杯都是軟塑料製成,牙刷更是為特殊嫌疑人量身特製,長六七厘米,軟柄。
不一樣的管教法:這裏更需要細心、耐心和關心 被羈押者的身體狀況,使得這裏的管理工作要遠比普通監區更細心耐心。
來自西北的王某才42歲,因為長期吸食毒品,隻剩下6顆稀疏的牙齒,他因在南京交易毒品被抓。考慮王某的實際情況,監區給少牙的他開“小灶”,西紅柿炒雞蛋、豆腐這些容易咀嚼的菜,經常出現在他的碗裏,每早還有個雞蛋。幾個月下來,原本消瘦的麵頰飽滿了不少,人也精神了。
有10多年吸毒史的王某被公安機關處理多達10次,然而因為“染艾”無法關押,讓他習慣了取保候審,“跟我說這麼多幹嘛,反正沒幾天我就要出去了。”被關進“涉艾”監區時,他放出了這句話。此後,他砸過碗筷、踹過洗臉池,以為這樣能震住管教,好早點出去。
“將心比心,這裏的條件比我以前呆過的都好。”房間裏有電視,盡管隻有8個台,但王某一樣看的津津有味。前不久一部《奶奶再愛我一次》把王某看出了眼淚。他說,從小在缺乏親情的環境下長大,覺得自己是個異類,隻有在毒品和犯罪世界裏有認同感。父母留下的兩套房產,都被他敗光了……
在監區呆了幾個月,釋放前王某說,“管教民警對我都很照顧,但我還是要說,我肯定再也不會回來了。”
被羈押者的故事:吸毒老師染艾絕望後“重生” 執法勤務大隊的祁大隊長告訴記者,目前這裏關押的“涉艾”嫌疑人,吸毒、性行為是最主要的兩個染艾途徑,但剛進來不久的賈某可能是個“異類”。
文質彬彬的賈某是一名高中老師,因為校領導器重,帶的班比較多,每晚改作業到深夜,非常疲憊。一個“前輩”告訴他,用一種藥品可以消除疲勞。“每次抽過後,的確神清氣爽、很有信心。”那一屆的學生成績很好,他自己卻迷戀上了這種叫做冰毒的“藥物”。
今年下半年,賈某來到南京辦事,被警方從車裏搜出了十多克冰毒,隨後被羈押看守所。在一次例行的體檢中,他被查出血液呈陽性——他感染了艾滋病毒。盡管他把自己染艾的原因歸結為輸血的一次意外,而不是涉毒,但他自己也承認,是吸毒改變了自己原本正常的人生方向。
“聽到自己感染艾滋病毒的消息,我哭了一個晚上,覺得整個人生都毀了。”賈某這樣告訴記者。在看守所裏,教師出身的他還給同室病友做起了心理輔導。而對於“染艾”這個曾經令他五雷轟頂的消息,如今也能坦然麵對了。他說自己不會自暴自棄,“我相信事在人為,人定勝天,出去後我會積極治療,我相信艾滋病並不可怕,醫療水平一定能攻克它!” 摘自《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