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人身邊人細訴偉人身邊事(四)
世紀情緣
作者:餘瑋
餘瑋專欄
“你們常來看看我,到北京來看我……我死後,你也不要忘了每年到墳頭上看我一次啊……”毛澤東曾對身邊的衛士長李銀橋如此感慨道。
自20歲起,李銀橋在毛澤東身邊總共工作了15個年頭。在此期間,李銀橋結識了毛澤東家的家庭服務員韓桂馨,並在毛澤東的撮合下與她結為夫婦。我在采訪時,李銀橋和韓桂馨都已是年近八旬的老人,那些在領袖身邊工作的日子已經成為遙遠的記憶,然而在這兩位老人心中,毛澤東的音容笑貌卻隨著歲月的更替而越發清晰……
開國大典當天的毛澤東興奮得徹夜難眠
1949年10月1日清晨,衛士值班室的電話鈴響了,李銀橋迅速地抓起話筒,耳畔傳來周恩來的聲音:“現在主席睡覺了沒有?”
每當大事來臨之際,毛澤東總是徹夜工作。這已是周恩來第三次來電話了,他在電話裏說:“下午2點要開會,3點還要上天安門。你們要想辦法勸他早點休息。這不隻是主席個人的事情,還是全國人民的心願。”
6時,天已透亮,毛澤東還趴在中南海菊香書屋的辦公桌上工作著。李銀橋走進主席辦公室,屋裏煙味嗆人。顯然,毛澤東工作中吸了很多煙。李銀橋小聲地說了周恩來的電話內容,並勸道:“主席,早點休息吧。”
可毛澤東還是把所有文件全部批閱完畢才離開案頭。他沒有馬上睡覺,而是走到院子裏,散了一會兒步,舒展了一會兒筋骨,之後,他才洗了個澡,上床睡覺。睡前,他叮囑李銀橋:“下午1點鍾叫我起床。”
李銀橋一上午沒敢合眼,今天要舉行開國大典,可不能有絲毫疏忽。
中午1點,李銀橋按囑叫醒毛澤東,並準備好他參加開國大典要穿的黃呢子製服。毛澤東像往常一樣,在床上看了近1個小時的書才起來。下午2點整,毛澤東準時出現在勤政殿。在開國大典前夕的短暫時間內,新當選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很快開完了第一次全體會議。
下午2時50分,一支車隊從中南海東門開出,車上坐的是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以及各位副主席和各位委員們。
下車後,毛澤東從容地走在通往天安門城樓的古磚道上,還不時停下來,等候身後那些比他年邁、行動遠不如他靈便的領導人。這時,高音喇叭裏揚起了廣播員激動的聲音:“毛主席來啦!毛主席健步登上了天安門城樓!”
從天安門城樓上放眼望去,廣場是人群和紅旗的海洋——首都30萬人聚集在天安門廣場,等候開國大典的開始。
下午3時,林伯渠宣布開國大典開始。毛澤東走到麥克風前,用他那富有感染力的湖南口音莊嚴而興奮地宣告:“同胞們!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廣場上頓時歡聲雷動,沸騰似潮湧。這時,毛澤東按動了電鈕,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麵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隨後,禮炮在軍樂聲中響起。
緊接著是閱兵式。之後,熱烈歡呼著的群眾遊行隊伍從金水橋旁走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毛主席萬歲!”的口號聲此起彼伏。
毛澤東已經站了好幾個小時了,在周恩來的再三勸說下,他才由李銀橋攙扶著走進了休息室,吸著香煙與程潛交談。然而,沒一會兒,李銀橋又見周恩來走來請毛澤東出去。原來,遊行的群眾看不見毛澤東,都停下來擠在金水橋那兒不肯前進了。毛澤東按滅煙頭,對程潛抱歉地笑笑,又回到主席台上去了。
李銀橋第一次經曆如此盛大的群眾場麵,激動萬分,心裏波瀾起伏。毛澤東的手臂始終向人民群眾揮動著,在萬歲聲最熱烈的時候,他情不自禁地對著麥克風高呼:同誌們萬歲!人民萬歲!
領袖與人民上下呼應,氣氛熱烈得無以複加。此情此景,讓李銀橋終生難忘……
在檢閱了閱兵式和遊行群眾之後,毛澤東在工作人員再三勸說下,戀戀不舍地離開天安門城樓。
回到豐澤園,毛澤東高興地對李銀橋說:“搞飯吃。”時任中共中央辦公廳機要室主任、毛澤東辦公室主任葉子龍對他說:“晚上看焰火讓帶孩子。”毛澤東沉思片刻問:“都讓帶嗎?”葉子龍說:“都讓帶。”毛澤東似乎沒有倦意,在院子裏來回踱步。他問李銀橋:“今天站了有3個小時吧?”李銀橋說:“3個多小時”。毛澤東又自言自語地說:“還行,我不累。”“人逢喜事精神爽嘛,我也有同樣感覺。”李銀橋說。
傍晚7時20分,毛澤東從中南海東門出去,來到天安門後側下車。當他登上天安門城樓時,提前到的領導人、外賓、各方代表都不約而同地喊出:“毛主席來了!”這一信息通過麥克風傳到廣場,於是從金水橋到廣場四周再一次沸騰起來,歌聲、歡呼聲起伏不斷。
8時左右,隨著禮花炮爆炸的幾聲巨響,霎時間五顏六色的禮花在夜空綻放,千姿百態。 “爸爸,快看!”天真活潑的李敏、李訥,拉著毛澤東的大手讓他往天上看。毛澤東也不時問孩子那一簇禮花像什麼花。孩子們說不清,就起一些古怪的名字。毛澤東笑著不時點點頭說:“對,像。”
當晚,毛澤東盡管有些疲勞,但他仍十分興奮,躺著看一部線裝《史記》,直到在翌日早上8點左右服用了些安眠藥後才入睡。
談到開國大典,李銀橋和韓桂馨都說起了毛澤東參加開國大典時穿的那套禮服。那禮服是用葉子龍送來的美國產的黃呢料,由李銀橋去請王府井裁縫王子清為毛澤東裁量並做成的。大典之後,呢料還剩餘不少,李銀橋請王子清又為毛澤東做了3套相同款式的製服。
那時,毛澤東把這套禮服視為軍裝。1953年朝鮮戰爭停戰協議簽訂後,毛澤東對衛士們說:“我們可以脫軍衣了,我脫,你們也脫。”就這樣,大家都脫下了軍衣,毛澤東也不再穿那套黃呢子製服了。1954年初的一天,江青將那4套黃呢子製服分給李銀橋與副衛士長孫勇一人兩套,毛澤東參加開國大典穿的那套禮服(包括帽子)被送給了李銀橋。
不過,毛澤東的衣服穿在李銀橋的身上又肥又大,李銀橋想把衣服改一改。韓桂馨半真半假地說,你可別瞎改呀,要是古代,這衣服可就是皇帝登基的龍袍呢。你能動它嗎?
後來李銀橋到天津工作,天津曆史博物館的人聽說開國大典上毛澤東穿的禮服在李銀橋手中,就把衣服征集到博物館去珍藏。至今這套禮服仍在天津曆史博物館存放著。
與毛澤東有個爽約的“君子協定”
1938年,李銀橋參加八路軍,那年他才11歲。自參軍後他就一直給首長當特務員。1947年2月又被從作戰部隊抽調上來,開始在中央機要通信排工作,後來擔任周恩來的衛士。初見麵時,周恩來征詢他的意見,李銀橋坦率地說:“我想到部隊基層去。”周恩來笑了笑:“到基層部隊去是好事,不過,還是歡迎你來工作,過兩三年,可以送你去學校學習。”
在周恩來身邊,李銀橋事事用心、樣樣勤快,很得周恩來的喜歡和鄧穎超的稱讚。
1947年 8月的一天晚上,時任中央縱隊參謀長的葉子龍和副參謀長汪東興突然找李銀橋談話。葉子龍講話開門見山:“給你的工作變動一下,調你到主席身邊當衛士——因為你過去一直幹這方麵的工作,有經驗。”汪東興則這樣強調:“這是組織上對你的信任,我們是經過慎重考慮後決定的。”
才到在周恩來身邊工作時間不長,現在又要調到毛澤東的身邊工作,李銀橋有些不情願,於是說:“不行啊,我怕幹不好,況且我幹這個工作太久了。”話說出口後他覺得不夠妥當,又把話拉回來:“當然,組織決定我服從……”
第二天,李銀橋報到。當時,毛澤東問:“你叫什麼名字?”李銀橋迅速立正回答:“報告!我叫李銀橋。”毛澤東繼續問是哪幾個字,李銀橋一一解釋:“木子李,金銀的銀,過河的橋。”聽完後,毛澤東反問一句:“銀——橋,為什麼不叫金橋啊?”李銀橋說:“金子太貴重,我叫不起。”
“哈哈,你很有自知之明嘛!”毛澤東的口氣轉為熱烈,他望著李銀橋問:“你是哪裏人呢?父母是幹什麼的?喜歡父親還是喜歡母親?”李銀橋一一作答:“我老家是河北安平,父親是種地的,農閑時倒騰點糧食買賣,母親操持家務,農忙時也下地幹活——當然喜歡母親,她心善,對人好,父親腦子好,但脾氣不好,愛喝酒。”
“我也喜歡母親,她信佛,心地善良。你母親也信佛嗎?”毛澤東發覺兩家有不少相似之處,並推斷出李銀橋的母親也信佛。繼而,毛澤東問:“怎麼樣,願意到我這裏工作嗎?”李銀橋低下頭,喃喃著:“不願意。”接著是一陣難熬的沉默。
毛澤東輕咳了一聲,打破了沉默:“你能講真話,這很好。我喜歡你講真話。那麼,你能不能告訴我,你為什麼不願意在我這裏工作?”李銀橋亮開心膛說:“我幹得太久了,從1938年參軍,一直當特務員、通訊員。我想到部隊去。”
“噢,三八式當衛士,進步是慢了些。就這一個原因嗎?你在恩來那裏當衛士就願意,來我這裏就……”不等毛澤東說完,李銀橋搶著說:“沒有,絕沒有那個意思!我一直想到部隊去,在周副主席那裏也說過這個意思,他了解我,到時候放我走。而到了您這邊,將來恐怕難以走得脫——聽說您有些戀舊,等我們熟了,您還肯放我走嗎?”
“哈哈哈!”,毛澤東笑了,“小鬼,什麼時候把我研究了一番?嗯,可是我喜歡你呢,想要你來呢。怎麼辦?總得有一個人妥協吧。”
李銀橋認真地思考了一下,老老實實地回答:“那隻好我妥協了。”毛澤東又笑了:“不能太委屈你,我們雙方都做一些妥協。半年,你幫我半年忙,算是借用。另外,我給你安個長,做我衛士的黨小組長。我們訂個君子協定,你看行不行?”於是,20歲的李銀橋來到了毛澤東的身邊,沒想到一待就是15年。
在陝北轉戰期間,毛澤東也沒有忘記幫助李銀橋學習。當時,毛澤東給李銀橋布置了一個任務——寫日記。李銀橋覺得這個任務很重,自己參軍前隻讀過兩年書,文化底子薄,怕是不容易寫出來。但由於是毛澤東布置的任務,他必須完成。李銀橋在一個本子的封麵上寫了“旅行集”,毛澤東一看說寫錯了,不是這個“集”,是“旅行記”,記錄的“記”,日記的“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