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那蒙麵女子似乎有些明白了。
“寨主,寨中還有許多事情要盡快辦理,如果沒有其他事情的話,屬下先行告退了!”王仙道。
“唉!我山寨此次雖說是勝了,可也是慘勝,不過以目前看來,大雪封山,官軍應該不會再來了,正好給了我們一絲喘息休養的機會。王仙,幾天後我可能還要下山走一趟,寨中的事要多多的麻煩你了!尤其是藍若,一定要看管好了,不能讓她再到處胡鬧了!”蒙麵女子道。
“卑職不敢!”王仙恭敬地答道,“寨主,這次下山還是要找歐陽臨風嗎?可是,寨主,至今仍無人見到歐陽臨風出現在南徐,你要道那裏去找呢?”
“不錯,雖然至今還沒見他露身,不過他就是躲在天涯地角,我也一定要把他找到!”蒙麵女子緊咬玉牙道。“另外,讓許言兵親自下山一趟,到揚州城查探一下,時刻注意官軍動向!還有,好好照顧那位妹子!”
“是!屬下明白了!”王仙恭敬地道。所謂的照顧,其實就是監視,隻要這個人依舊在禦風寨的手中,就不怕那下山的無名青年不聽命令做事。
在蕭統下山的同時,與此相距不到六百裏的大梁京師建康城中正在舉行者一場聲勢浩大的葬禮。大梁開國皇太子蕭統英年早逝,這場葬禮更是以皇帝之禮下葬,喪聞一出,自京師到大梁各地,四方庶民無不奔走相泣,如喪考妣。各地的藩王將相也無不上表哀悼或是親自到京師扶靈,各方勢力更是一時雲集京師,他們中或許有些確是來盡哀思悼念之情,但是大多數卻都是來拉攏自己的勢力,打擊政敵的,或明或暗的,這些人在京師中又掀起了一場浩大的政治風暴,有些人因為找對了主子而加官進爵,官運亨通,有些耿直之輩卻在此風暴中丟官家沒,妻離子散,京城頓時腥風血雨,人心惶惶。但是不知是不是梁武帝的事先授意,邊關的將軍確是俱都缺席,隻是派兵前來致哀表,那些藩王勢力由此不能染指於朝廷的軍方。
此次來京的幾股勢力當中,臨川王蕭宏和他的寶貝兒子西風候蕭正德的聲勢最為浩大的了,其他藩鎮則遠遠不能望其項背。說起這個西風候蕭正德可是要隆重介紹一下了,在正史中此人在後來幾乎是隻手埋葬了大梁王朝。
蕭正德本為臨川王蕭宏的第三子,梁武帝未稱帝時,年近不惑而未有一子,蕭宏便把蕭正德過繼給給哥哥蕭衍做養子,如果蕭衍一直是無子的話,那麼正德即為太子。誰知上天卻並沒有給蕭正德那麼好的命,在蕭衍三十八歲的時候,蕭衍的寵妃丁貴嬪在襄陽為蕭衍誕下了第一子蕭統,在蕭衍稱帝後不久,即立為太子。而後不知是不是跟風,蕭衍有一口氣生了十幾個兒子,自己的兒子多了,蕭正德這個養子就顯得有些礙眼了,於是,蕭衍的一紙詔書又將蕭正德還給了臨川王蕭宏,隻是賜封他一個小小的西風候。一心想要登極的蕭正德對此自然是心懷不滿,如今大好的機會擺在眼前,皇太子蕭統死了,而自己又有老爹這棵大樹撐腰,這大梁以後的天,指不定是誰的呢!
葬禮一開始,天便呼呼地飄起了鵝毛大雪,不一會兒便把皇宮的紅牆綠瓦、大理石道撲上來一片銀白,葬禮先由司徒左長史王筠宣讀了哀悼太子早逝的的駢文:“蜃輅俄軒,龍驂跼步;羽翿前驅,雲旂北禦。皇帝哀繼明之寢耀,痛嗣德之殂芳;禦武帳而淒慟,臨甲觀而增傷。式稽令典,載揚鴻烈;詔撰德於旌旒,永傳徽於舞綴………即玄宮之冥漠,安神寢之清颭;傳聲華於懋典,觀德業於徽諡。懸忠貞於日月,播鴻名於天地;惟小臣之紀言,實含毫而無愧。嗚呼哀哉!”
接著梁武帝蕭衍有痛哭流涕了一番,大家一看皇帝都哭了,跪在底下的臣工侍奉不管是真悲痛還是假悲痛,總是要扯著嗓子幹嚎幾聲,應和一下,而蕭統的親兄弟晉安王蕭綱和廬陵王蕭續則更是是悲痛欲絕。
不管大梁的黎民百姓公侯將相怎麼樣的悲痛和不舍,這棺中的“昭明太子”終於在一片浩浩大雪中安安穩穩地葬在了安寧陵,而具有諷刺意味讓人啼笑皆非的是,此時本應該在安寧陵的太子蕭統卻仍是好端端的活著,並且毫不知情的向南徐州進發去完成未可知的任務,真可謂是造化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