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漁陽戰亂狼煙起(1 / 3)

第四十一章漁陽戰亂狼煙起

鮮卑拓跋部,原來居住於黑龍江、嫩江流域大興安嶺附近,過著遊牧生活。東漢以前,北匈奴被打敗西遷後,拓跋部在酋長拓跋詰芬的率領下,也逐步向西遷移,進入原來北匈奴駐地,即漠北地區。到酋長拓跋力微時期,拓跋部又南下遊牧於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一帶,後又遷居到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與曹魏、西晉發生往來,但這時,拓跋部仍處於氏族部落聯盟階段。公元338年,首領什翼犍建立代政權,都於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逐漸強大起來。公元386年,鮮卑拓跋珪(什翼犍之孫)恢複代政權,後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拓跋珪死後,其子拓跋嗣(魏明元帝)、孫魏太武帝拓跋燾承其前業,擢用漢族大地主範陽盧玄、博陵崔綽、趙郡李靈、河間邢穎、渤海高允、廣平遊雅、太原張偉等數百人擔任官職,形成了拓跋貴族與漢人世家豪族的聯合封建政權,國勢大盛,後來魏孝文帝拓跋宏胡服漢易,遷都洛陽,自此,北魏帝國軍力國力到達巔峰,鄰國盡皆臣服,無有敢範邊者,及時國力強盛如斯的大梁,也隻是隻能望江興歎。

如今曆傳十帝,到了拓跋祤的手中,可惜自家老子後院不淨,留下了一個政治野心十足的女人胡太後。這胡太後就拓跋祤這麼一個兒子,還被立為太子,後來魏宣武帝英年早逝,在三十三歲便撒手西歸,拓跋祤時年六歲,立為皇帝,是為孝明帝。以年歲不足以主朝政,胡太後“勉為其難”代理朝政,後來著朝政越理越順手,便不曾想還與兒子了,於是母子生隙,朝見不和,胡太後為了以後能繼續順利的主持朝政,竟不惜把一些忠於孝明帝拓跋祤的一些良將老臣借著借口亂殺一起,各守邊將領人人自危,恐怕自己也被株連,有的棄官遁隱,有的幹脆起兵造反,更有甚者直接拔了本部人馬投向大梁,北魏朝野頓時風聲鶴唳。

洛陽,自古便是龍興鳳棲,帝王之都,經曆了幾代興衰,多朝生滅,文化底蘊深厚,自魏孝文帝將都城遷此以後,洛陽更是成立整個北魏的政治文化中心,經過幾十年的經營,如今堪比南梁健康,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洛陽宮城形製與都城相仿,也呈長方形,位於內城北部而略偏西,橫貫都城閶闔門和建春門的東西大街穿過宮城中部,將它劃分為南北兩部分,街南是前朝,街北是寢宮。從宮城閶闔門南出,到都城宣陽門之間的銅駱街是洛陽城的中軸線,軸線位置隨宮城和太極殿而西偏,街東有左衛門、司徒府、國子學、宗正寺、太廟等,街西有右衛府、太尉府、將作曹、太社等。洛陽最大的佛寺永寧寺也在此街西。這一形製顯然是繼承建康宮城以北,北到都城大夏門,東到廣莫門是華林園的範圍。內城城西(西郭)主要為皇宗貴族、鮮卑大官僚等內遷者居住區,設有中央市場性質的大市,較多豪華的佛寺。城東市(東郭)一般士庶和漢族官僚居住區。

洛陽,皇宮,靜恩殿。

“太後,你要多注意身體啊!”男寵蕭德張看著胡太後陰鬱的臉色有些擔憂。蕭德張原為南朝移民之後,長得眉清目秀,麵目姣好,但是身份十分低微,自家祖上說的著的也不過是個小小的光祿勳,即專掌宮廷膳食及朝會,祭祀是酒宴、祭品之官,後來隨父張羅一次酒宴是被胡太後相中便做了男寵,這幾年升遷很快。

“德張,你說,我這樣做,對嗎?”胡太後突然問道。胡太後,今年雖是快要奔四的人了,但是多年的宮廷生活,保養得十分好,臉上沒有一絲皺紋身材姣好,平常人看來,也不過二十上下年紀。不過最近各地烽煙而起,朝中暗流湧動倒是讓這位胡太後憔悴了幾分。

“這……太後英明睿智,帷幄在胸,自是做什麼事都是對的,德張有幸服侍太後,是幾輩子修來的。”蕭德張有些緊張,畢竟這可不是自己能隨便說的,一個不好,恐怕……

“你呀,就是會哄我開心。”胡太後顯然很寵愛蕭德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