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明帝抬手道:“眾將平身!朕,在這裏等著你們凱旋而回!取劍來!”
侍從太監抱了一個長方紅匣子,孝明帝元祤下了龍階,走到元深身邊,打開匣子,裏麵原來是一把寶劍。元祤親手取出交予元深手中,深情道:“將軍,這把劍乃是朕深愛之物,今贈與將軍,祝將軍得勝凱旋!”
元深誠惶誠恐道:“為臣不敢,為臣不敢!”
“唉,紅粉贈烈士,寶劍予將軍,將軍莫要推辭,何況這也是朕的一片心意。”元祤道。
“臣,臣……”,不知情意真假,元深竟是說不下去痛哭起來。
元祤欣慰道:“將軍起程吧!”隨後又賜予元深一匹日行千裏平水越山的血紅寶馬,元深又是感激了一番。
而在上麵坐著的胡太後對兒子的這一番做作,隻是冷眼旁觀,不置一詞,朝臣間的氣氛頓時有些靜謐。
當下犧牲預備,祭旗儀式開始。拓跋元深今天一身戎裝,跨下一匹血紅寶馬,這匹馬是柔然作為國寶敬獻與朝廷了,孝明帝親自禦賜於元深,隆恩之勝,一時無兩。登上高台,正午的陽光映在拓跋元深的身上,渾身散發著光芒,仿佛如戰神一般。隻聽元深對這教場精兵高呼道:“我,拓跋元深,今領命出征,舉誓踏平南朝,讓那些南蠻子們,知道,我們鮮卑男兒的本色!踏平南朝!踏平南朝!”元深舉起手中天子劍,高呼起來。
底下的士兵也被主帥的昂揚鬥誌激勵起來,齊聲高呼,“踏平南朝!踏平南朝……”
一是偌大的教場,洪亮的誓師聲響徹大地,北魏對南朝的一次最大一次攻勢拉開了帷幕。
鹹陽古道上,一批批精騎飛奔絕塵而去,看著漸漸遙不可見的軍隊,孝明帝元祤心中暗暗發誓:“終有一天,我也要帶領我的雄師開拓新的大魏朝!”
建康,昭陽宮。
“太子殿下!北方探子八百裏加急稟報,北魏啟師二十餘萬正向豫州集結!”中書舍人徐勉稟道。徐勉身高七尺,麵如冠玉,眉清目秀,今雖已是不惑之年,但是麵容盡顯儒雅,引起才學出眾,素有令名,有經濟事務之才,深得蕭衍的信任,一直擔任中書舍人這一宰相之職。
最近一段時間,皇上禮佛無意朝政,命太子蕭綱監國,是以事情無論巨細,都要蕭綱拍板度定,晝夜勞作,讓蕭綱顯得有些憔悴,對於這個出兵大事,蕭綱有不禁有些傷腦筋了。
蕭綱看著底下站著的眾臣道:“不知各位卿家就出兵一事,有何看法?”
“太子殿下,此戰北魏傾兵二十萬,其內部必定空虛,臣提議派一支輕騎繞過豫州,直接進攻魏都,進攻是假,擾亂為真,實為圍魏救趙這樣一來,北魏後防不穩,前軍軍心盡失,前軍不攻自破,隻是……”老將裴邃說得有些顧慮.
“裴將軍,有什麼難處嗎?”蕭綱一見裴邃答話,有些欣喜道.
裴邃還沒答話,尚書左仆射袁昂拿著新來的邊關急報,接口答道:“隻是一來現今,魏軍並未像探子情報說的那樣,聚集豫州一地,而是分三路攻擊而來,北徐州一路已經短兵相接,而雍州、武州、淮州等州均發現魏軍蹤影,而在豫州的為君總數不到一萬人,隻是做個樣子,迷惑我們的視線,真正的主力早已進軍邊疆了!”說到這裏,看著滿殿的群臣噤若寒蟬的表情。
頓了頓又躬身道:“這二來,魏軍此次出軍總數應該在三十萬左右,其中十幾軍萬以漢、羌為多,而我軍經上次裁軍,全國軍力也不過五十萬,大多數兵力都在各州王爺手中,朝廷現在能直接調動的兵力……”
太子蕭綱問道:“袁仆射請說!”蕭綱對朝廷兵力並不是有很多了解,左仆射專管天下兵士事宜,自是要明白清楚得多。
袁昂慢慢道:“已不足十五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