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楊廣來說,與史上著名暴君同名,並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他曾多次要求改名,但他那不著調的老爸並沒有滿足他的要求。
~~
“不叫楊廣,難道你還想叫楊偉嗎?”楊廣老爸每次都是用同一個理由將可憐的楊廣打得一敗塗地:“要麼就叫楊廣,要麼就叫楊偉,沒有第三種選擇。你自己看著辦吧!”
~~
直到上了高中之後,楊廣才稍微平衡了一點。因為高一的時候,他有了一個更加拉風的同班同學。
那位同學姓商,名紂王。
~~
楊廣從小就知道,自己不怎麼聰明。
考試倒數第一是家常便飯,偶爾考出了倒數第二的好成績,那也是因為有同學考試缺席。
他並不是學習不努力,他甚至能把每本教科書從頭到尾全部背下來,從小學到高中都是如此,但就是考不好。
當然,如果能把每次考試的時間延長一倍,他有絕對自信考正數第一。
簡單來說,他就是腦筋轉得特別慢。別人隻用一分鍾就能正確解答出的試題,他卻需要兩分鍾甚至更久,但他幾乎從不出錯,做出多少分的試題,就能得到多少分的成績。
可惜,考試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不會因為他思考緩慢卻精確就給他優待。
幸好小學和初中屬於義務教育,所以就算他常年把持倒數第一的寶座,還是順利畢業了。之後,他作為體育特長生,在繳納高額讚助費的情形下,得以進入重點高中。
上了高中,楊廣終於開始悲劇了。
六年後,當初與他並稱“暴君二人組”的商紂王,已經在名校江海大學金融管理係念大四了。而楊廣才剛剛告別了連續奮戰6年的高中,考上了大學。
其實“考上大學”這種說法並不合適,以楊廣的真實水平,本來連個專科都考不中的。實在是他兼職的研究所見他一直複讀到高六真的太可憐了,這才想辦法走後門讓他進了江海大學。
~~
楊廣的反應遲鈍並非隻體現在學習上。
事實上,小時候的楊廣長期被他老爸忽悠得不輕。
老爸常給他講戰爭故事。故事的主角永遠隻有一個人,那就是老爸自己。
故事裏的老爸智勇雙全,英明神武,槍法奇準,武功極高。抗日戰爭時的老爸炸碉堡、摸炮樓、扒火車、毀鐵軌,死在老爸手下的日本鬼子成千上萬;抗美援朝的老爸沐浴槍林彈雨笑傲朝鮮,身中百彈不下火線,美國大兵聞風喪膽;越南戰爭的老爸如林中猛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越南鬼子見之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