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傳承者,把這些傳承當做諸如法則碎片、天書、啟示錄一類,沒能意識到這些傳承對科技發展的重要性,這其實也不奇怪,就算他們的腦袋被開發的再發達再睿智,沒有經曆現代社會的發展,也彌補不了這一認知上的斷層,他們照貓畫虎,可以製造出飛天遁地的法寶,煉製出起死人,肉白骨的靈丹妙藥,他們被當做神仙聖人,畢竟超越世人太多,這也是可以想得到的。
獲得了超凡的能力,自然不可能默默無為,有的為人民拓展了生存空間,於世間建立功業;有的則開宗立派,廣教門徒;一些獨自修行者,也留下了秘笈,被那些跳崖的幸運兒得去。
最終修煉有成的,都會去尋找傳承物品所指引的那個修行空間,他們把那個地方叫天庭(天堂、彼岸),那裏,也是吳岩將來要去的地方。
天色尚早,吳岩也不急著出門,他要好好想想,這事雖然離奇,但既然發生了,也不是不能接受,再說沒有壞處不是。
禮品盒上小劍已經沒了蹤影,唯有盒底留下了一些粉末,吳岩自然知道是怎麼一回事,這些可不是什麼普通的水晶,而是能源晶石,傳承之劍本來已經處於休眠狀態,如果沒有這些能源晶石,小劍也無力開啟。因為能量充足的緣故,功能齊開,不但替吳岩伐毛洗髓,還給孕育出了神識,真是天大的機緣。
對照相關口訣,吳岩也大致明白自己目前的境界,“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真常需應物,應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陰陽生反複,普化一聲雷。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這裏麵“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真常需應物,應物要不迷”說的是煉己要懂得用心,不要被外物所迷惑,這心就是神識,練氣後期會產生神識,有了神識才能洞悉自身,查缺補漏,用於培養後天,堅強身體,為後來的築基做準備。
歸結起來修煉的基本步驟就是:“煉精化氣、練氣化神、煉神返虛,煉虛合道”。現代人將修真境界定義的更加清楚,修真九境,分別為:練氣、築基、金丹、元嬰、出竅、分神、合體、渡劫、大乘。也許有些說法不同,但是表達的都是一個意思。
其實境界還有更細致的劃分,吳岩得到的小劍傳承沒有具體的名稱,太過浩瀚精深,難怪被稱為造化玉牒,它從宇宙的起源論起,大到星係運行軌跡,小到組成物質的最基本的單元,分析了宇宙間各類生物和礦物的特性,最重要的是對人類如何修煉進化進行詳細的解說,如何修煉自身如何利用外物,特別指出當精神力強大到一定的程度時,是可以自在自適,不假他求的。人身就如同一個詳備的工廠,隻要有充足的能源和強大的控製力,就能夠做到許多神奇的事。
吳岩試了下,果然很叼,他現在已經能夠做到過目不忘,拿起書本,粗略翻了幾頁,蓋上書,那些翻看的內容依然曆曆在目;更奇葩的是,小時候的事情也一一回憶了起來,喜歡掛奶嘴瓶,經常啪的摔倒,想拉就拉無所顧忌;特別是那時的爸爸瀟灑帥氣,年輕的媽媽溫柔美麗,父母的諄諄教導,關懷備至一起浮現心頭,吳岩一下就被感動了,那種感覺真是奇妙。
還沒來得及回味多久,突然聽到“咕咕”聲響,一陣強烈到極致的饑餓感襲來,吳岩立刻恨不得跑去吃掉一整頭牛,實在是餓到了。很明顯,他的身體被改造的很好很強大,這是需要能量滴,剛才隻是回憶了一下,這點消耗就像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一下子爆發了。
老媽已經煮好了早飯,兩老估計都在外邊菜園裏忙活,這會家裏就吳岩一個。把能看到的食物消滅一空,貌似還不夠,這都比過去能吃十倍不止吧,淘米煮了一整鍋幹飯,閑的慌,把幾顆大白菜洗洗也吃掉了,飯熟了一整鍋飯三兩下又沒了,這樣下去不行啊,以前也能吃,但現在已經不在正常人可以接受的範疇了,得想想辦法才行。
暫時家裏不能多呆了,現在自己是練氣九層,再加把勁,隻要突破到築基期就可以著手煉丹了,到時候弄點培元丹,蘊靈丹什麼的,嗑一顆夠頂三五天,到時就沒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