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著車子往縣城方向跑,沒跑出兩公裏,撿個沒人的時候把車子一收,吳岩和七弟往洞府的方向趕去
此時正值傍晚時分,烏雲密布,感覺快下雨的樣子,湖麵波濤粼粼,天地一片暗沉。兩個人來到了木屋旁邊,這裏已經全部建設好了,木屋和周圍的設施建的還是蠻有意境的,在昏昏的夜色中顯得格外唯美。
大棚泛著微微白芒,規模看起來還不小,不過吳岩知道裏麵隻是被老媽種了些豆子,西紅柿之類的,還空著許多地方,吳岩在外麵走,閑的時候倒是挖了不少灌木,等什麼時候就給種上去。
這次出門除了挖n多玉石其它的就沒正經做,家裏還有好多事情沒處理好,不過也不急於一時,往後再說了。
從半山腰那個洞口進去,沿著石階一級一級往下,巨大的洞府就在眼前顯現,小廣場約莫兩千多平米,黃金大道顯得十分尊貴,不是吳岩特別喜歡黃金,而是在海底下七弟他們曾發現一個小型的黃金礦脈,這不那些黃金就有了用途,現在看起來也是很不錯的。
兩旁是銀線勾勒的各種修煉法門,這些法門用的都是古體字,上古秦漢的小篆,稍微沒一點見識根本就認不得,至於為什麼不弄成簡體字,原因很簡單,審美觀不同而已,小篆圓環旋繞,像行星經行,韻味十足,看起來美觀,不管用於裝飾,還是流傳,還是挺適宜的。
總體為暗紫銅色的廣場給人一種深邃的感覺,走在亮金道上,行五十餘米,到了一座殿堂前麵,此時吳岩一個意念間,幻影燈已經開了起來,散著柔和的光芒,鋪向整個空間各個角落,激起七色光暈,神異極了。
殿堂五六米高下,堂皇大氣,正是洞府的門麵,走進兩座銅貔貅鎮守的殿堂大門,裏麵是一個類似於天井的小廣場,中間地麵凸起一片,兩旁是稍微向下凹陷的地麵,小廣場邊緣是長長環繞的走廊,四角上各有一個廂房,裏麵空空如也,用途不明。
往前就是一座兩層的殿堂,殿堂廣大,可以當做彙聚一堂的地方,再往裏麵走就是三進的殿堂,中間一樣同樣是個小廣場,裏麵靠近牆壁的廂房主要就是修煉室,還有其它各種用途的房間,比如煉器室。
吳岩和七弟就是處於煉器室當中,煉器室足有兩三百來平米,裏麵空蕩蕩的,隻有中間的地方有一個八卦一般的布置,裏麵鑲嵌著一塊塊雷源令,中間的小台子就是放置煉器爐的地方。
到了此處,自然是為了煉製東西,為了解決七弟不能像正常人一樣吃飯的問題吳岩不得不煞費苦心,這不把七弟叫到這處主殿過來就是為了解決這個麻煩的,原來為了簡單把他簡化了,現在看來真的不成。
增加一個消化係統,工作量一點也不少,首先需要高溫消化爐,這個爐子溫度不能太高也不能低了,高了食物焚成灰燼,浪費糧食不說也不好處理灰燼的殘渣遺留,溫度低了則無法快速消化,還有就是食物養分的利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