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結束?(1 / 2)

常弼奇和溫小儀在哀傷的地方拖著長長傷感的背影,慢慢消失在還沒退下的月光下……

這時,就在兩人離開鱗波湖時,在湖東岸的那一片小林子裏,一雙雙閃著陰森寒光眼睛出現在黑夜裏,似乎有人在小聲竊笑著,陰笑著……

常弼奇在回到學校後,看了看以前懷念的地方,就收拾了行李平靜的走了。因為他本來就是為除掉靈異事件而來的,對於道派的人來說,修行除魔才是重要,學習教育早在從小就被師傅灌輸了。因為修道人要麵臨的東西,是要比學習更有挑戰性。而溫小儀在後幾天內也回到了學校,但她卻沒離開,無人能猜想她內心的想法,隻是她在聽完孔天熾說完那些話後,似乎變了一個人,變得很平靜,很穩重。她於是在這個學院裏修完了自己大學裏的課程。

至於這次魔劫,沒人願意再提起,都把它當成了一個傳說。校園又恢複了以往的平常。各大道派也都回歸山中道院休整,基本上可以好好度個長假。

大家都很疲憊,心裏也都有所明悟,人心才是釀成魔劫的根源。因要人心不正,再惡再凶的魔都會出現在內心裏。人性積善,就是德;人性積怨,便是魔。而校方與警方深知這層事件的神秘性與利害性,對於這種靈異的事件,根本無從查起與落實。因此將此保密了起來,成了過去的古老傳說,永遠不讓後人所知。鱗波湖也因它的過去而被校方填平,湖底的鬼洞也隨之而埋。是常弼奇與溫小儀的請求,也是為懷念孔天熾,被填平的湖上就栽種了一片櫻花樹,櫻花如初生的嬰兒般純淨,故有一股靈氣淨化這片冤魂之土。校方也同意如此之為,於是順意取其名為“櫻花林”,林中唯一一條小路便稱作了“櫻花路”。從此這段故事就被塵土封存在了記憶裏,誰也不再願意提起。

………………

平靜的時候,時光總是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數年後。

上一代的人已離開了學院,一切都真的成了過去,成了新人不知的傳說……

一個朝陽初升的清晨,空氣格外清爽,仿佛大地上一切都開始複蘇。

叢實學院又迎來了一年的春季,在這個時期,校園內總是歡騰熱鬧,因為校慶就是在這個春花爛漫的季節。

叢實學院雖地處偏僻,但其教育能力與典範思想遠播各地。所以從學院畢業的人很多都擁有了自己不錯的事業。正所謂“恩不忘本”,畢業的人都會或多或少自願地回校懷念。多少也會對學校做些貢獻,以表達自己不忘母校的恩情,而“校慶”就是這個表達方式的體現。

今年卻是剛好趕上了新一代學生入校的時期,所以此次的校慶辦得更是隆重華麗。回校的教授、學長們都紛紛而入,無不喧鬧。門口處張燈結彩,音樂響起,隊列整齊,鮮花點綴,該有的布置無一不全。全院的人都沉浸於這歡快的時刻。

所有教師學生及一些社會人士都彙集到了西校區中的禮堂,校慶即將會在這裏開幕進行。禮堂很大,但進來的人依然人頭攢動,足見人數眾多。台上擺著數十張高貴桌椅及一張很有些年份的講台。台下的座位座無虛席,下麵依然是嗡嗡的討論聲,細語聲。

這時,一位老態龍鍾的紳士模樣的人從後台走了出來,穩穩地坐在了台上正中間的位子。台上的上都畢恭畢敬地看著他,仿似這個人有很高的輩分與威望。

旁邊的人見這老人坐了下來,自覺地遞了一杯茶,尊敬地稱了一聲:“院長,您請喝。”

沒錯,這個老人就是這個學院的院長蔡老,已有九十五的高齡,曾是學術界的北鬥,所以威望甚高,而且已任學院數屆院長,人人稱他為“蔡老”。學校裏的大事無一不經過他,今年校慶當然不能少了這個重要的角色。

蔡老院長看了看台下的人,頓時精神爍爍的臉上多了一絲難以察覺的冷峻之色。坐在其旁邊的一中年男子像是看出了端倪,便探過了頭,細聲道:“蔡老,有什麼不對嗎?”

“今天那兩位沒來嗎?我預計想著借這次校慶,再和他們商量一些要事。天意真的難測!”蔡老臉上的憂鬱對於其他人來說,根本察覺不到一絲,隻能見到他嚴慈的臉容。

而坐在蔡老旁邊的那個中年男子,似乎明白老院長所憂慮的事,也長長的歎了口氣,納歎道:“隻希望沒那麼糟。”這個人是學院的院係主任齊明,與老院長在一起工作的時間也是很久。

兩人在談完之後,瞬間又回到了正常的臉色與神情。

半刻後,禮常內就安靜了下來,新一代的也很是紀律,全場變得鴉雀無聲。

校慶如往年一樣進行的很是順利,但就新人入住哪個校區作了相應的調整。東校區是一些“資生”(即仍在學校研讀的人)及高年級學生的所在地,還有一些領導教授也住在那裏。新人及一些新招的年輕教授便住在了西校區。以及作出了處於東校區的“櫻花林”為禁地的決定,禁止人進入,隻能遠觀。校方給出的理由是,林中正處擴建,短時間內不能開放。就這樣,一年的校慶就在一個個領導講說之下進入了尾聲。之後的時間就是“校宴”的時間了,學校為歡迎新人及慶祝,每年都會準備一些食物餐點,讓大家校慶後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