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檔案管理工作(1 / 2)

如何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檔案管理工作

科學研究

作者:殷程賡

摘 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全麵貫徹國家深化農村衛生體製改革,加快建設農村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舉措,如何發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檔案的作用,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檔案管理方法,運用多媒體技術加強檔案管理工作,是擺在檔案工作者麵前的課題之一。

關鍵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檔案;管理;措施

檔案管理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基礎工作,也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支付和參合農民費用報銷補償的重要依據和憑證,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檔案管理工作是保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安全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關注民生、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具體體現。隨著我國醫藥衛生體製改革的日益深化,新型農業村合作醫療檔案管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管理內容更加繁雜,管理手段更加多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檔案管理工作也隨之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發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檔案的作用,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檔案管理方法,運用多媒體技術加強檔案管理工作,是擺在檔案工作者麵前的課題之一。

1 新農合業務檔案的規範化整理

1.1分類與整理。根據有關規定:“社會保險業務檔案分類應當按照社會保險業務經辦的規律和特點,以方便歸檔整理和檢索利用為原則,采用‘年度一業務環節’或‘年度一險種一業務環節’的方法對社會保險業務材料進行分類、整理,並及時編製歸檔文件目錄、卷內目錄、案卷目錄、備考表等。”這可以從以卜幾個方麵進行理解:

1.1.1分類方法。分類采用的是“年度一業務環節”或“年度一險種一業務環節”的方法,在實際工作中,每個“業務環節”要麼是由若幹個“問題”所組成,要麼某個“業務環節”就是某個“問題”。比如參保農民登記業務環節是由參保登記、變更登記、信息錄入等問題所組成;參保人員登記業務環節是由鄉鎮人員辦理參保、基本信息變更等問題所組成。

1.1.2 整理方法。即可以采用“立卷”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組件”的方式。在整理時,如果按照“立卷”的方式,就應該逐件編號並編製卷內目錄,體現案卷內每份文件內容;如果按照“組件”的方式,就應該在每一份登記表首頁上端加蓋歸檔章,並編製歸檔文件目錄。因此,在具體選擇整理方法時,一定要保持整理方法的一致性與正確。

1.2 保管期限的劃分。根據相關規定:“社會保險業務檔案的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和定期兩類。定期保管期限分為10年、30年、50年、100年。”這將更加有利於對社會保險業務檔案的鑒定與管理;由於地區之問經濟發展水平不盡相同,有些業務檔案文件材料的名稱各地有所差異,其歸檔範圍在各基層單位中也各有不同,所以需要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貫徹落實好新規定廠。

2 強化培訓提高檔案人員素質

新農合檔案管理工作經過幾年的實踐,結合各定點醫療機構的工作實際,從臨時檔案保存、整理、歸檔等製定出科學、明晰的檔案管理工作流程;各定點醫療機構把新農合檔案管理工作列入重要工作內容,認真落實新農合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明確保管責任人,但是由於人員專業水平限製,製約了新農合檔案工作的順利開展,尤其是最近兩年新農合工作基本都是用計算機操作,電子檔案信息內容的數字化、文檔處理的一體化、電子檔案保存的技術化、開發利用形式的多樣化,要求檔案人員必須從雜業型向專業型轉化。因此,必須加強檔案教育培訓,不僅要加強檔案業務培訓,而且要進行計算機技能培訓,提高檔案隊伍的計算機技能和電子檔案管理技能。要通過多種形式對新農合檔案人員進行業務知識、數據庫知識和計算機操作技能的培訓,開展專門性的實踐,提高新農合檔案人員的信息化整體素質,使新農合檔案工作人員能夠快速掌握電子文檔管理的基本概念、技術和方法。同時,針對電子文檔技術發展更新快的特點,要抓好專業技術骨幹的理論、研究和指導能力培訓。通過以上兩個方麵的努力,從整體上提高新農合檔案工作人員應對電子文檔管理新仟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