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局(1 / 2)

吃飯的時候周瑾瑜很專注,不說話,讓楊東軒想到當初看學生考試寫卷子的架勢。他對這是有了解的,小時候,家裏長輩也曾這樣求要過,隻是,後來卻沒做到。

按老輩人說,吃東西時心裏要有一種尊重的心境,才知道所得到的東西來之不易,做人才會有勤勉之心。看到周瑾瑜這樣專注地吃飯,楊東軒心裏的感受不小。自己也靜心下來,安心地吃著。

楊東軒的食量大,靜心之後,反而不顧是不是第一次到周瑾瑜家,放開量吃到飽足。

飯後到書房,周瑾瑜泡茶,楊東軒見了去幫忙,周瑾瑜便交給他做。坐下來,周瑾瑜說,“以前沒泡過茶?”楊東軒紅著臉說,“沒。”

“要學。”

“是。”

“這不僅是心境的修養,偶爾在領導麵前露一手會讓人有更多好感。”

沒想到周瑾瑜會這樣直白地跟他說這些,楊東軒看著他不知如何應對。

“很奇怪,是不是?”周瑾瑜笑著說,“我是從這圈子裏走出來,至今都還不能完全走出來。我兒子、女兒、孫子他們也會在這個圈子裏走。我今天跟你說這些,你覺得還有什麼奇怪嗎?”

“還是奇怪。老師,之前聽你講課……”

“在課堂啊,那你在課堂裏說的是哪些話?”周瑾瑜臉上有些嘲諷,“你知道這次為什麼能夠讓城南區連基本提拔程序都不走,先讓你到任吧。”

“應該是安排我到省裏來見您。”楊東軒說,“老師,我覺得城南區發生的事不是半個月能夠彌補到位的。”

“楊卓林要你來有哪些要求?”

“主要是想在時間上寬限一些,在城南區的工作才可能避免有疏漏。”

“你是怎麼想的?”周瑾瑜看著他,追問。

“我不知道。”楊東軒知道自己的見識肯定太淺,來之前一直在思考這樣的事,說出來也是讓周瑾瑜這種老狐狸笑話而已,但都不說會不會讓他對自己失望?“老師,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城南區如今有重症,要下猛藥也有必要適當溫養。省裏檢查‘三評合一’的目的我想側重麵也是放在解決問題上,督促下麵對教育的重視。教育事關國家發展的本源,隻是目前經濟唱大戲、經濟政績牽連著官員的升遷,這種大環境下也是曆史時段的一種產物。說不上正常還是不正常。老師,我想不到更多的東西。”

“還不錯。”周瑾瑜說,“真正在處理這些矛盾上,平衡才是一個當官的精粹,或者說是糟粕。想要往上升遷,就得多琢磨‘平衡’兩字的精要,吃透了,說明對自己所麵對的局勢方方麵麵都考慮透徹,分辨出厲害,從而將‘利’與‘害’都把握準,自己才會處於不敗之地。東軒,你知道我為什麼要跟你說這些?”

“學生不知。”

“我希望你能夠在仕途上走得更遠,你說,會不會讓城南區或平秋市的局麵向希望的方向轉變?”

“啊……”楊東軒看著周瑾瑜,一臉驚訝。

“怎麼,有沒有這樣的勇氣?這是一副重擔,非得有大毅力、大勇氣、大智慧才能做到。不容易啊。”

“老師,我真要當官,最希望像老師您那樣,手持利劍,斬盡一切妖魔鬼怪,才是真正的大豪傑、大智、大勇。”

“至剛易折,你練過拳,不明白這道理?”

從周瑾瑜家離開是李偉開車送走的,到酒店,李偉也不上樓跟楊卓林等人見麵。與楊東軒道別,表示今後有時間到省城來都找他。楊東軒表示了感謝,周瑾瑜說過,今後他為工作也好、自己私事到省城也好,都可直接到他家去沒有必要再要李偉聯係。但李偉是楊東軒在省城認識到一個重要人物,也將是今後城南區這邊跟周瑾瑜聯係的繞不開的人物。自然要將自己的善意表達出來。

也不多聊,李偉說下次有機會再喝酒,便開車走了。

楊卓林等人一直在房間裏等,見楊東軒回來,手裏那包顯然變輕了。楊卓林心頭也放鬆不少,他們雖不知道當初周瑾瑜在離開城南區之前,在小賓館裏跟楊東軒說什麼。但覺得周瑾瑜既然走之前特意從官方渠道通知楊東軒去見麵,實際上就是一個信號,如今看來是把握準確了。

“東軒局長,辛苦了。吃飯了吧?”楊卓林說。鄭超、年連成、李槐等人也都看著楊東軒,想盡快得知具體消息。

“書記,我吃過了,在周老家吃的。”楊東軒說,這也是故意這樣說,跟周瑾瑜有這樣一層關係,今後楊卓林或年連成這等區裏大人物,才不至於危機過後便將自己丟在一邊,甚至打壓。何況,周老師還交待過,對城南區之前的舊賬套環的慢慢清算,將裏麵的蛀蟲清掃出來,都要借用楊卓林的權勢,也要借用楊卓林對周老的敬畏之心。“材料已經交給周老,但周老沒有具體表態,或許晚上要看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