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隊去港南市(2 / 2)

文璐白他一眼,笑著將材料拿走。

楊東軒回想整個材料,腦子裏將一些細節和操作也都補充完全,又在紙上記下一些關鍵點東西,才將電話拿過來,給港南實業集團那邊打電話,周強華提供的是該集團一位副總,也就是負責這個項目提案的主要責任人叫周葉茂。

港南實業集團對這一項目提案是針對廣告效應日漸弱化的一種改善思路,花一些錢做善舉,並得到適當的宣傳,從而達到廣告的目的。至於怎麼運作,才會將建設扶貧性質的學校,成為宣傳廣告效應,港南實業集團會有一套操作,城南區、平秋市得配合對方的操作一些環節。不管操作環節怎麼樣,都不會損及已建學校和在校讀書的學生。

楊東軒對此是認同的,企業要廣告效應,地方要有扶貧項目來支持教育辦學,其實是雙贏局麵,隻是這麼操作與合作而已。

接通周葉茂秘書電話,楊東軒先自我介紹,將自己職位提出來,又將周強華招牌亮出來。秘書便將電話轉接到周葉茂那邊,楊東軒說,“周總您好,我是周強華市長的老弟楊東軒。”這時候,必須將周強華先推出來,周葉茂才會聽自己往下說。

果然,得知是周強華老弟,對方客氣得很。楊東軒便將項目事宜提出來,將港南實業集團的提案中關鍵點提出城南區這邊的看法,和城南區這邊怎麼操作。

大體的合作框架是地方上提供建校土地,包括征地、三通、各種手續等涉及地方上的事務,港南實業集團負責建設資金、招標、質量監督和宣傳操作。兩方的職責、義務劃分得很清晰,包括宣傳中,地方的領導舉行的儀式、撰寫資料、文案等等。

周葉茂提出這一提案,港南實業集團董事會初步討論,覺得集團有必要做這方麵的項目推動。周葉茂將提案的細則完善後,才給周強華一份。他具有初步的目標不止平秋市城南區一處,至少要在三地進行考察與選擇,最後才會確定將資金投放在哪裏。得知城南區對學校規劃建設以及做了不少先期工作,連土地征用、建校手續也都在年前運作,周葉茂提起不小興趣。

這個項目的運作,時間越短,對港南實業集團越有利,對周葉茂自己也越有利。一個提案項目運作成功,達到預期的效果,是對他能力的肯定,董事會也會對這樣的人有更好的任用。

在電話裏雖不能形成更多的共識,可初步的意見還是取得一致,周葉茂對楊東軒提出的條件覺得比較實在,隻是對城南區這邊是不是真能夠做到這些,是持有謹慎態度的。港南市經濟發達,觀念上和辦事效率上與中部、西部地區有較大差別,也使得港南市多大事人對內陸這邊辦事持懷疑態度的。楊東軒表示自己的信心,也請港南實業集團派員到城南區來考察,因為這邊規劃建設的學校有好幾所,城南區會優先港南實業集團選擇建設其中一所。

周葉茂的意向是要建設一所小學,而城南區這邊規劃建設的小學有三所。周葉茂表示在必要的時候會派人到城南區來實地考察。

跟周葉茂溝通之後,楊東軒覺得城南區爭取到這一項目的可能性很大,除了周強華的因素之外,城南區之前所作的準備工作占不小優勢,從宣傳角度上說,省裏將城南區作為教育發展規劃建設試點公布之後,對港南實業集團的宣傳操作和廣告效應有很大提升,賦予一定的政治因素,港南實業集團自然有自家的判斷與選擇。

文璐將整理的材料交到辦公室來,楊東軒要她將之前與周葉茂溝通的一些事宜也記入材料。中午後,材料做出來,看了兩遍,反複琢磨。楊東軒便聯係葉幸,葉幸得知楊東軒有工作要談,請他到辦公室去。

這是楊東軒到區政府後第一次跟葉幸談工作,先將大體情況彙報後,楊東軒將材料給葉幸看。葉幸看了後很高興,說,“東軒區長,這是大好事啊。”

“區長,材料上我們隻看到優勢的一麵,港南實業集團雖沒提到其他,我想,對方肯定會先選擇三到五個預訂地,進行比較,最後選擇對他們最有利的點進行建設。城南區是不是占優勢,我心裏沒有多少底氣。”

“確實,你考慮到這點估計是實情。你看接下來該怎麼做工作?我個人意見社城南區要盡全力將這一項目爭取到手。”

“區長,城南區還是有一定優勢的,就看我們怎麼做接下來的工作。”

“走,找書記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