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裏曾多次提出提升交通網絡的方案,之後都是拖著就過去了,沒有足夠財力和國家投入建設,交通改觀僅是停留在口號上。
物產不足、地域偏遠,這些限製了平秋市的發展,從二十多年前,平秋市便提出招商引資,並對引進來的商家給予諸多優惠,不求稅收增長,隻要將人脈做出來,人力用工上有突破,都是平秋市這邊的目標。
相對而言,城南區因為有長途汽車站、火車站,使得香港街一片稍顯繁華。也使得城南區在整個平秋市的經濟狀況相對要寬鬆,城南區領導們對經濟的概念也要敏銳。
其實,不論是平秋市還是城南區,要說經濟建設,基本上沒有實質性的產出,香港街一片繁榮也是商貿推動。田盛市長到平秋市後,提出以國道線為經濟帶,以火車站和長途汽車站為兩個點,拉升經濟的增長。又以開發小區、建造中高檔小區為經濟龍頭,這幾年,平秋市至少在經濟數據上有較大改觀,而受惠最明顯的當然是城南區。
城南區有火車站,有交通優勢,楊卓林一直想在招商引資上做出實質性的突破。目前,城南區有幾個加工廠,但規模太小,不能為城南區產生實質性的收益。
港南市的港南實業集團這邊的人都沒什麼了解,不過,既然是港南市的龍頭企業,僅憑這一點,就不是平秋市誰可小看的。假如、假如雙方接觸到一定程度,港南實業集團肯在城南區建一個分廠,或尋求一個代理,哪怕加工一些什麼,都意味著城南區真正地做了招商引資項目。這種突破性地進展,在城南區和平秋市意義深遠,政治資源足可讓楊卓林或葉幸改變如今的地位。
城南區對組隊去港南市的工作很重視,要準備的材料不少,好在實際工作在春節前已經有了,主要將材料整理好,讓對方看到材料時,能夠對城南區有更直觀的印象,從而看好城南區。
整理材料時,楊東軒特意谘詢過周強華,內陸、行政戰線與發達沿海城市、商業集團通行的材料肯定不一樣,按照對方的做法,才能讓對方容易接受。周強華見楊東軒想到這一點,讚了幾句,說他做事細心,考慮周全。介紹了一個人給他,將整理的材料請對方審核,並在那個人的指導下進行修改。
材料拿出來,組隊還有一個人選問題要解決。
楊東軒自然是帶隊領導,他準備將文璐帶走,葉幸對這有不同想法,城南區這邊小組工作的推進要強化,特別是針對三所小學選址的工作當緊要做到工作還不少,文璐走後,領導力度就小了,推動不力,萬一港南實業集團的考察緊隨而至,會讓城南區這邊被動。
不過,組隊不可能完全是清一色的男子,必須有女幹部夾雜其中,處理一些問題才有更寬的餘地。楊東軒本想將張誠智帶著走,不過,他如今要處理的工作也多,離開城南區這邊,確實手邊還沒有完全可交托的人。
楊東軒說,“葉區長,教育局那邊得有一個人走,你看王芬主任可行?”
“教育局那邊你熟悉一些,你來定。直接通知年連偉,讓他派人過來就行。區政府辦也去一個,文璐主任不能走,就讓向麗梅走,你們之前在工作上有過配合,她的能力你也了解。”如此,三男兩女加一個司機組成的小隊名單出爐:楊東軒,負責聯係楊東軒工作的區政府辦副主任田濤。文秘吳葉,向麗梅和王芬。
田濤是接替鄭超的,年連成出事後鄭超也沒有落下好,副主任的位子自然空出來。第五辦公室之前的工作主要是配合年連成副區長的,如今,楊東軒接替這方麵的工作,第五辦公室的如今也算是上麵有人了。
小隊的名單要楊卓林批,楊卓林無意插手這些具體的事,雖說這次去港南市有著很重的政治意蘊。楊東軒也無所謂,有意帶走的兩個人都不能離開,也沒有其他想法。
去港南市之前,楊卓林和葉幸都過來為他們設宴壯行,提出要求,也給出承諾,特別強調了到港南市後一切行動聽楊東軒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