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簽訂,緊接著便是招標。
招標方案早準備好,一邊公示對項目招標條件、要求,對項目進行分包也有細致的解說、要求,一邊準備項目的全部圖紙,唐毅那有準備,對這個項目之前就將資料送過去的,上次到省裏見唐毅,也確信這個項目會盡快啟動,進入施工階段,唐毅在省裏將圖紙做好,這邊提了後,再用一天的時間參照定下的項目協議修改一些細節,便可將電子版圖紙傳過來、打印,不會耽誤事情。
事情這樣順利,城南區這邊參與這項目的人都很激動,領導們也非常高興,承諾項目啟動後要對之前參與項目準備工作的人員論功行賞。
具體的招標操作是城南區教育局來運作的,城南區相關單位、文璐所在的工作小組、區政府、楊東軒和葉幸等領導也參與其中的環節。
田誌豪、羅偉輝、田浩華、韓暉和其他參加碰頭會的公司都在第一時間報名,參與招標。王天翔的平秋建設集團也報名參加招標,張誠智第一時間給楊東軒打電話,請示怎麼應對平秋建設集團的投標,是不是將這一家投標拒之門外。上次碰頭會,平秋建設集團一個人都不肯派過來,分包投標後,在施工中相互協調的環節多,如果平秋建設集團不按事先約定的規則來做,對這個項目的推進很可能會出現更多預料之外的事,使得項目無法按期交付。
楊東軒沒深想,讓張誠智先同意對方參與投標。在招標細節上,城南區對投標方有細致的施工要求,包括質量方麵的跟蹤監督、各施工公司之間的協調等細則,也對造成事故阻礙公司的責任進行了規定,平秋建設集團敢投標,必然要接受這些規定與要求。
用一天時間給投標單位報名和準備資料,到下班結束,也有十一家建築公司報名。之前楊東軒召集聚集的幾家都有投標目標,另外兩三家投標避開他們,不重複。隻是,平秋建設集團卻準備投標一棟教學樓,跟田浩華之前預定的樓重複。這種情況本來是正常的,以往投標三五家甚至更多單位進行競標,才符合投標要求。
隻是,這時候平秋建設集團與田浩華競標不知是有意還是無心,其中的不定因素確實存在,楊東軒雖不想有這些不確定因素,卻又不能做什麼。投標、競標是必須的,過於幹預或暗中操作都會引人病垢,甚至向市裏舉報,反而落在那些人手裏,造成更加被動的局勢。再說,這個項目如果出手幹預,下一個項目又有新的不順要不要再出手幹預?演變下去,招標會失去意義,也會使得城南區工程往意想不到的方麵發展或失控,貪腐滋生是必然結果。
張誠智也是擔心平秋建設集團會不會是故意出來搞事,讓城南區這邊的工程無法順利施工,在九月之前完工交付使用?
在楊東軒麵前,張誠智沒有點明這點,隻是看著他等著他進一步指示。
不多說什麼,平秋建設集團背後有沒有田盛的意思或趙麗麗在操作說明,都無法推測。靜等事態發展吧。等張誠智先走了,楊東軒給田浩華打電話,問他那邊競標的準備情況,如有可能,城南區這邊對投標做一些微調也是不得已的操作。田浩華也知道平秋建設集團的競標,在電話裏沒表露出什麼不滿。再說,田浩華還真惹不起王天翔,他的建築公司也不是平秋建設集團的對手。
當然,彼此真要生死較量也隻是兩敗俱傷的結果。
給田浩華打這個電話彼此心裏知道意屬而已,不會說其他的。放下電話,本想給楊卓林彙報這個情況,又想這事還是不說為好,楊卓林或許已經知道了。對港南實業集團這個扶貧建校項目楊卓林非常關注,市裏同樣也很關注,誰真要鬧出破壞大局的事,市裏也會施加壓力。
大局上不會走樣,細節上即便阻力重重,楊東軒也覺得沒什麼,多一些阻力也是鍛煉自己的機會。這樣想,人便輕鬆了。
將投標大致情況向楊卓林、葉幸交了材料便離開,陪田睿吃飯也要將找他的情況跟他通氣招標進展和項目其他工作的進展。吃過飯,送田睿回賓館休息,楊東軒才脫身輕鬆了。
回城南區好幾天,一直沒有聯係周思雨,兩人忽然像完全陌生了,雖說從省城回到平秋市時,周思雨說了將一切都藏起來、割裂開來,他東軒覺得她不過是在掩飾,也是在給她找一個籍口。分開需要勇氣,兩人的關係確實不能公開,周思雨也不想沉迷其中。可這些天來一直都不聯係,也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