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捷與楊東軒之間的關係張誠智知道,工作能力也不差,在城南區有楊東軒在、教育局又有張誠智在,誰想欺負李捷也不可能。楊東軒明白他的意思,說,“李捷能力不錯,隻是她參與管理的經驗太少。”
“林琳怎麼樣?”林琳在懷德鎮中學擔任校長,如果調到扶貧小學來,也算是楊東軒直係人手,今後在城南區工作對楊東軒有更好的支持。“林琳沒有明顯的欠缺,影響力夠不夠?”楊東軒也不想直接插手扶貧小學校長一職任命,但如果這一職位選出來的人過於保守,今後在學校管理上抓不出成績,對今後與港南實業集團之間的合作確實也有影響,這不能不考慮。
“要不公開招聘?時間來不來得及啊。”
“這個主意不錯,報名公開競選。”楊東軒說,“教育局做出一個方案,報區裏來,我去給書記彙報。”“年局那邊是不是請領導直接溝通,這樣動作會更快,教育局才能更深刻理解這一層意思。”“行,我們到教育局去走一趟。”
先聯係過了,年連偉、林長順、李槐等主要領導都在局裏等,車進教育局,年連偉等人到院子來迎接。如今,楊東軒在教育局這群人印象裏是十足十的領導,不在留有之前的印象,歡迎之態非常那個,沒半點滯礙。
楊東軒也很客氣,教育局很多人都是他老領導,必要的姿態是必須的。年連偉陪著一起走,張誠智主動落到後麵,其他人見他如此,也不敢超越忙跟在他身後。如此,雖然是一行人卻粗略分成兩撥,主要領導在前,其他人落在後。
到小會議室,年連偉先表達了歡迎之意,楊東軒直接說了過來的主題。“年局,對扶貧小學班子的構想,教育局這邊有沒有新的想法?”
“楊區長,之前教育局交送區裏的方案確實考慮不周,我們也在討論,隻是,教育局這邊的視野窄了些,我們的意思還是聽區裏的指導意見。校長一職的任命確定後,由校長組合班子,再由班子選聘教師隊伍,教育局全力配合不管要什麼人,教育局都會協調好,不讓秋季開學受到影響。”
“區裏也沒有定論,對校長一職我有這樣一個想法,當然,還要請示書記和區長的意思。”楊東軒說,今天過來的意思很明確,“對扶貧小學校長一職是不是用公開招聘,應聘人員當眾演說自己施政規劃,然後評議、打分、考核、聘用這個程序來做,年局覺得可不可行?”
“這個辦法好,既選出可擔重任的人才又將選任人才公開化。”年連偉當即說,楊區長專一過來說這件事,提這樣一個方案,教育局還能反對?其他人也紛紛讚同。
“是不是可行,教育局先做一個方案來,我給書記去彙報。扶貧小學相比其他學校有特殊性,我們選首任校長幹係不小,這點我想大家都有同感。”說後,自然又有一片讚歎之聲。楊東軒讓年連偉等人先將方案細節討論出來,下班後他將成文案的方案帶走。
這段時間楊東軒主要精力沉在工程項目上,教育局這邊來得不多,年連偉等人雖主動彙報工作,可畢竟有些事情顧不上。這次到教育局來,要解決新建設的學校師資問題,做出一個規則性的章程,以扶貧小學為模式,以後城南區其他陸續修建成都學校都可照章而行。
一是一校之長如何選定,二是學校班子設立,三是骨幹教師的招聘,四是生源地劃分。這些都是教育局為主的工作,卻又關係到城南區教育工作的推動,做得好會有積極的導引作用,反之,會讓城南區的教育工作搞得亂糟糟的。
一個個問題進行討論,這些人都是熟悉學校管理又具備管理經驗的,討論起來也快。楊東軒偶爾說一句,不想將自己的想法完全取代教育局集體智慧。
吃過晚飯,要討論的問題基本定下來,而公開選扶貧小學校長的方案也經過審核定下來。楊東軒帶著教育局做出的方案去找楊卓林,要盡快將扶貧小學教師隊伍配備好,接下來要做到工作可不少。學校的師資非常重要,但又不能將城南區所有名師都集中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