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孫自家孫(2 / 2)

山村離市區其實不遠,不到二十華裏,隻不過,有一段山區小路如今雖說通了公路,交通依然不便利,村裏隻有一台老舊的中巴每天出來一趟。電、自來水的問題早解決,而家裏也習慣用節能爐做飯,節省柴草,可省下不少力氣活。以往,每天要砍一挑柴才能夠用,如今,一挑柴可用幾天。沒養豬的人家,做飯用柴草很容易解決。這使得在鄉村的體力活減少不少,老人們在鄉村的日子好過一些。

開車進村,小學還沒放學,村裏老人和婦女們見有車進村,也都關注。得知是楊東軒回來,便讚楊家有出息了。

回到家老爸出去做工還沒回來,隻有老媽媽在家裏,見楊東軒突然回來,兩手在衣襟上搓,都不知要怎麼表達了。楊東軒忙叫一聲媽,見她這樣也覺得眼淚要出來了。兩人不知說些什麼,過一會才平靜了些。

“爸呢,還在地裏?”“也沒什麼忙的,他下午才去割地坎,準備種點油菜。”“不是說不要那麼累嗎,種點菜,自個夠吃就好了。田裏一年一季,也夠吃的。”不讓父母種地、種菜是不可能的,少弄一些,自給自足,也不會讓日子過得太閑而無聊。

“今天不是周末,你不要上課嗎?”“媽,我都一年多不上課了,等爸爸回來,我有再跟你們說清楚。”“怎麼不上課了,不上課還是老師嗎。”老媽有些急,楊東軒忙解釋,“我去年就到區政府上班,不在一中了,那是還不穩定也就沒跟你們說。”

“好好的老師不做,到區政府瞎忙什麼?是麗麗的主意?”老媽對趙麗麗意見不小,隻是性子肯隱忍沒直接吵起來而已。楊東軒不多解釋,便跟老媽說一句,到山上地裏去接老爸回家。老爸見兒子突然回來,也有驚訝,不過,知道兒子大了,不多罵人。

回到家,飯準備好了,父子倆各一杯酒,給老媽一瓶飲料。吃起來,喝半杯酒楊東軒才說,“爸媽,有件事一直沒跟你們說,也是不想讓你們心裏放著事,不痛快。”“你說吧,我們不會罵你。”老媽說,卻給老爸橫一眼。

“一年之前,我從一中調到區政府上班,三個月後又去教育局,當副局長。”

“當什麼?副局長。”老爸對這些比較敏感。

“是的。去年秋天,我在雄龍村救了幾個學生,當時廁所橫板段了,救人時省城的周瑾瑜老師也和我一起救人,後來,周老師覺得我表現不錯,跟區裏領導提了,我到教育局當副局長。”楊東軒不知給父母怎麼解釋這些,這樣說雖跟真相不完全一致,卻是他們最容易接受的方式。

“嗯。”老爸表示理解,也知道救人的難度和危險性。

“爸媽,那時候,我、我跟趙麗麗就離婚了。”

“什麼?離婚?”老爸聲音頓時提高了。

“他爸……”老媽聲音弱,卻提醒了老爸,發脾氣沒有用,都是去年的事。

“跟趙麗麗過不到一塊去,離婚各走各的路,好聚好散。”楊東軒此時平和多了。老爸沒看他,也知道兒子跟趙麗麗在一起不爽利,過得憋屈。但離婚分開對一家人說來卻是大事,這樣無聲無息地做,真是不對。“我知道我不對,不該瞞著,她也不想我困住她……”

“分了也好。”老媽說,“分了有分了的日子……”老媽對趙麗麗看不順,過不到一塊,老爸其實更看不過,隻是,不肯說出來。

“算了、過去就過去了,分了就分了。喝酒、喝酒。”老爸過好幾分鍾,才說這話。

“爸媽,前段日子我又找了一個,還帶一個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