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看(2 / 2)

第二天早早到申項辦處理自己的工作,吃過早餐,楊東軒才去見周葉茂等人。除了楊東軒過來陪,葉幸和李佳樂也過來了,楊東軒到大華大廈,見葉幸正陪著周葉茂在房間聊著,便笑著說,“區長早。周總,休息得還好吧。”

“多謝關心,楊區長客氣了。”周葉茂說,“城南區這麼客氣,會不會打亂你們正常工作?今天我們就走走看看,沒有具體目標更沒什麼意圖。”

“周總,能夠請港南實業集團的客人到城南區走走看看,就是我們最重要的工作。”楊東軒笑著說,“對城南區該怎麼建設,區長聽過不少建議、受到不少提案,可究竟要怎麼規劃才更符合城南區今後發展,一直也是在摸索、探討。周總見多識廣,全國各地哪裏沒到過?區長和我都想聽聽周總的看法,能夠給我們幾句建議,更是求之不得。”

這話是實情,不過,也就楊東軒這樣直接說出來。周葉茂聽聽這樣說,笑著說,“葉區長、楊區長兩位客氣,我們雖說跑過一些地方,主要是忙生意,對一地的建設哪敢胡說八道。”

從酒店出來,為便於交流,城南區這邊準備另一台車,可坐下十幾個人。周葉茂和身邊有五個,葉幸等人有四個,車裏還顯得空。第一站,楊東軒安排往拆遷補償房最大一個小區——家居小區。這裏有二十幾幢樓,三四百戶人家。小區建有管理區,是三裏灣村委會在管理這個小區,楊東軒帶著一行人進小區管理處,村支書在裏麵,見是葉幸和楊東軒待人到來,非常熱情,請大家坐了。

隨即介紹小區的情況,和村裏搬遷的情況。三個月前,補償房陸續竣工交房,申項辦與村裏一起,落實拆遷戶拆遷、搬遷。如今,工業片區村裏住戶已經完全搬遷到補償房小區,搬遷之後,村裏人對新的神話環境有諸多不同的反應,有些人非常實用能夠,很快找到新的生活規律形成新的生活習慣,也有人無所適從,覺得一天不知做什麼好。因為這些人真沒有什麼技能,做生意怕虧本、打工也不知到哪裏去找。

城南區可謀求的就業崗位太少,這些人以往隻在山裏、田土中謀生的人,確實不知要怎麼找事做。申項辦雖說期間做過不少細致的工作,甚至一對一地幫扶過,但這些人暫時還難以適應。小區管理會對這些人都在關注著,甚至將他們的情況逐日統計。村支書將一本情況記載拿出來,讓大家翻閱,看到城南區、申項辦和村委會確實做過不少觀眾。

“村裏還有很多不如人意處,是我們政府工作沒做到位啊。”葉幸說。

“說來說去,還是地方太窮,想找事做也沒這麼多事情給你做,要讓他們出門到其他地方打工,又沒什麼文化。”楊東軒說,“申項辦正計劃對這些人進行集中培訓,先認識一下基本的字句。之後,送到職業培訓機構培訓一段時間,掌握基本的工作技能。”

“進行職業培訓後,進廠應該沒問題的。”李佳樂說。

“照我說,將他們塞進廠裏,要死要活誰還能包辦?進廠要什麼文化,每天做同樣的工序,兩三天就熟了。村裏那些早年出去打工的,也沒見哪個有多高的文化,還不是一樣拿錢。”村支書說,對村裏一些自己不爭氣的家夥很是不滿,讓他們村委會丟臉了。

從小區出來,往工業片區走,這裏正在大麵積做建設。寬闊的中樞幹線足可並排行十二輛車,支線的路也修通,那是四車道的路。每一條路兩側都有挖掘機在工作,大型卡車在運送土石,一派忙碌景象。

一路上楊東軒給周葉茂等人進行介紹,工業片區總計五平方公裏,分為幾個區域,靠近市區這方向的是生活區、商業區,在工業片區之外,不少單位也在這邊買地準備修建,修建之後,城南區市區跟工業片區便完全接壤。

穿過建設區後,前麵是一條已經修好的大路,楊東軒指著右側麵,說,“周總,這一麵地塊將會把平秋市如今還在營運的廠家全部安置下來,已經有一半的廠子開始啟動搬遷、建設。”隨後又指著左麵,說,“這一側的地塊也完成七通一平,準備留給前來投資的商家建廠、建項目。周總,港南實業集團有沒有興趣看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