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侵入網絡(1 / 2)

“如我之前所說,接入了電源之後,微米機器組就像行駛於航道中的小船一樣,可以自由地在電網中航行。”

“隨著電網中一部分線路被切斷或者連接上電源供應,就像是大海漲潮退潮一樣,水流漲落會帶來很大的載荷力的變化。最適合微米機器人組活動的要算那些充斥著電流的電網線路,微米機器人組可以借助電流的帶動,而獲得普通情況下難以輕易獲得的高速。”

“但是,一旦線路中的電流被切斷,微米機器人也會擱淺在一條線路之中,速度一落千丈,個體機器人的移動速度是個短板,它們的移動速度也是以微米記的,這就會帶來一定的資源損耗的風險,在下次電流接通之前,被困在這一段線路之中的微米機器人,就有被遺失、損耗的可能。但是,這種風險還是值得一冒的。”

工程師繼續講解著,“因為在充斥著的電流的電路之中,微米機器人的航行速度,是遠遠超出了常規世界的範疇的,它的航行速度雖然達不到電子的速度,但是平均每秒鍾也可以航行一千公裏,所以,相對來說速度還是很快的,相應的,測繪的速度也很快。侵入互聯網的進度也可以有很大的保障,相對來說,一些微不足道的個體機器人的損耗還是很值得的。”

“更何況,雖然個體的機器人本身並沒有能源產生裝置,它們是依靠機器人組中的能源發生裝置來維持和補充自己的動力源消耗的,但是,每一個個體的微米機器人所攜帶的能源量,足夠其維持一天多時間的動力消耗,隻要在這段時間之內再次接通電源,回到微米機器人核心組中充能,暫時的遺失和失聯也並不算是造成機組成員的損耗。”

“嗯!有時候一些損耗什麼的,也是必不可少的,隻要工程進度可以跟得上,那麼些微的損耗隻要及時的補充上去,不會對任務進程造成影響也就無所謂了。”

司馬牧龍對工程師的計劃安排還是很支持的,他也知道,微米機器人畢竟個體太過於渺小,隻要放出去活動,損失什麼的就是免不了的事情。

一個微米機器人組的行為模式,就像是龐大的集團軍作戰一樣,前有斥候,後又護衛,中間是核心的能源發生裝置,智能核心、通訊核心和生產、維護核心等,在安全性的保障上來說,位於中軍部位的機組核心部位其安全性最高,前驅和後衛,時不時的都會有點損耗,你甚至都想不到會因為問題,就損失了一個個體機器人。

可能是遇見了某一隻細菌強盜的打劫,也有可能是因為路麵上有一個讓人措不及防的深洞,總之人員損耗都已經損耗了,機器人集團的主要任務還是完成既定計劃,而不會執著於尋找軍力損耗事件的根源……因為那實在是有著太多的可能,光顧著幹這件事的話,別的就什麼都不用幹了。

類似於微米機器人組這樣的微觀造物,終究還是要依靠集群作戰的,畢竟個體的話,一些最基礎的工程機器人,有時候可能還打不過一個蠻橫些的大塊頭細菌什麼的,會被整個的吞噬掉。但是一旦進入到集群作戰的狀態之下,就是一個人也能殺給你看,數量足夠的話,摩天大樓也能拆給你看,當然,這樣的行徑就有些浪費寶貴資源的嫌疑了。

不過這個機組成員損耗的問題,倒是讓司馬牧龍想到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不斷製造新的微米機器人組的資源來源問題。

雖然在具現之初,微粒子母機內部儲備囤積了一些用於製造新的機器人組的材料,但是這筆資源畢竟還是很少的,也隻能維持一時之用,不可能就光靠著這點積蓄,就能一直用下去。

所以,投入一批微米機器人資源,尋找合適的資源采集點,建造一大批的資源采集部隊,從而源源不斷的收集各種元素材料,這些都是將來所必須要考慮的事情。

甚至,這些微米機器人組本身被製造出來之後,也還肩負著一定的建設各種類型的生產基地的任務。

如果不能在上層基地的損耗、折舊周期到來之前建造成數量更多的替代性基地,就會影響微粒子母機的潛能和價值開發,影響今後的發展速度。

“對於製造微米機器人組的材料問題,還有生產基地的建設這些事情,你有沒有提前定好預案?”司馬牧龍問道,“不要忽略了這一點,到時候想起來晚了就不好了。”

工程師拍著胸脯做出保證道,“主人請放心,老奴我就是專業幹這個的,我的名字就叫工程師,相關的工程進度、產業鏈的銜接、倉儲物資的增減,都在我的程序列表裏麵隨時調整著,現在母機生產基地裏的生產資料還有很大的富餘,至少兩天之內都不虞有短缺,我現在有充足的時間,先做好一些情報的收集工作。完成主人要求的計算機模型測繪工作是當下的第一要務,對於之後的物資采集工作也很有幫助,我不會影響到後續任務的展開的。”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