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那天在夏雲那裏聽到中原野戰軍即將進行襄陽戰役的消息後,熊清泉感到無比激動。
是啊,在全國各大戰場上解放軍已經處於進攻態勢,捷報頻傳,西北野戰軍宜川大捷後又發動了黃龍山麓作戰,華東野戰軍在膠濟線發動了春季攻勢,晉察冀野戰軍接連進行了臨汾,察南,綏東戰役,東北形勢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整個東北地區的解放指日可待。眼看中原地區也快要解放了,我現在能為解放做些什麼呢?夏雲布置大家多留點心,摸清敵人的軍事情況,以配合大軍南下,解放石花,解放襄陽。熊清泉心裏在想,我何不找找老同學杜曉山呢?
杜曉山是何許人也?杜曉山是石花街電報局局長。說起石花街電報局,還真有個來頭。石花街電報局最早設於民國二十三年。民國二十八年,李宗仁率長官部一度遷入石花街境內臥佛寺,電報局遂改為以軍用為主,電報局隸屬中央交通部,後改屬武漢電訊管理局。所以石花街電報局的局長非一般人所能擔任的。杜曉山出身於資本家家庭,靠家裏有錢,上了國民黨在武漢辦的黃埔分校。入了三青團,後又加入了國民黨。在軍校裏學的是無線電通訊。畢業後分在老河口長官部直屬機關。這不,選來選去,選中了杜曉山調任石花街電報局局長。這人反共堅決,是國民黨隊伍中的一名骨幹分子。在石花地區也是一名舉足輕重的人物之一。他身居要職,與一般的親朋好友不怎麼來往,大概也是因為他掌管國家機密所必須遵守的紀律。但他和熊清泉例外,他們在老河口就認識了。當時熊清泉在老河口上學,兩人交往甚密,關係處理的很好,成了一對好朋友。後來熊清泉轉到穀城縣城讀書後,倆人還有書信來往。自從杜曉山調到石花街以來,倆人更是無話不談,成為莫逆之交。因為家眷不在這裏,杜曉山時常到熊家去走走,說說話,喝個小酒,在忙中落個休閑自在。熊清泉也經常到他那裏去,帶點野味,農家菜之類,如山雞,野兔,地皮連之類,和杜曉山一起解解饞,樂和樂和。他臨時的住處在北巷子關帝廟,電報局也設在這裏。前院是電報局,後院是他的家。
熊清泉今天是有備而來。他來到關帝廟前,向哨兵打了招呼,因為經常來,哨兵也都熟悉他。哨兵讓他直接進去找杜局長。推開杜曉山的辦公室,杜曉山剛剛把一份電文譯完,打了一個哈欠。國民黨的機要工作,內部分工十分嚴格,管信息接收的隻管接收信息,正確抄錄下來交給譯電人員,譯電人員隻管譯電,而不知道信息的來源,重要的電文則由局長親自譯出,別人不能過問。因為隻有局長一人掌握核心密碼。杜曉山譯完電文,覺得肚子饑餓,正想出去找點吃的來。
沒想到熊清泉這個時候會來,隻見他一手拿著燒雞、豬蹄,一手拎著一瓶酒。他剛一進門,杜曉山就笑了,這家夥來得正是時候。
他忙問:“你拿的是什麼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