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亂年頭的初夏是蕭條的,一股旋風刮過,吹得鼓樓上麵的青天白日旗左右擺動。街巷裏揚起了清塵,聽不到往年那種樹葉晃動的嘩啦嘩啦的聲音,因為凡是成材的樹木都被砍去修掩體工事去了,隻有斷牆殘壁之間滋生的蓬蓬草篙,在一片灰色的房屋之間點綴著幾星綠色。成群的老鼠時不時地從廢墟中出現。
北街位於襄陽城內,多是店鋪和小手工業作坊,為襄陽商業中心。街北段的小北門,上有城樓,臨江有碼頭,是襄陽主要渡口和貨物集運碼頭。這裏還有清同治年間光祿大夫、文閣大學士單懋謙的故居。康澤的司令部就在附近。在楊家花園裏。
馬光要聯係的地下黨組織的人員在許指揮巷。相傳清朝時一許指揮官在此居住,俗稱許指揮巷。也是軍隊經常安營紮寨之處。聯絡點為什麼選在這裏?也許是地下黨想到的是“燈下黑”吧。這裏可能更安全些。
他們倆警惕地敲23號居民戶的門,門開了。
“您找誰呀?”一個中年男子戴著眼鏡,十分有禮貌地問道。
“我找許老三。”馬光回答道。
“您找他幹什麼?”
“是他老婆的弟弟要我們來的。”
“他老婆的弟弟是幹什麼的呀?”
“是我們那裏的一個做花生油生意的。”
“許老三他不在呀。”
“找他老婆也行呀。”
“那你們等一下,她還沒有回來。”
“我們就在外麵等吧。”
“算了,進來吧,進來等她回來。”
“那就謝謝了!”
聯絡信號都對上了,那個男子熱情地把他們迎進了門。
門一關上,他們緊緊地握住對方的手。寒暄了一番,就一同進了裏麵的一間屋子,掀開門簾,裏屋還有一個人在那裏等候。此人濃眉大眼,身材魁梧,氣度不凡,一副軍人的氣質。中年男子介紹說,這是地下黨打入到敵人內部的特工,代號230,,230握住馬光的手,說:“你們終於過來了,我在敵人軍營裏都快憋死了。眼看全國都快解放了,我也算熬出頭了!這麼多年,我們終於要迎來勝利了!”他攤開一張地圖,上麵詳細地標示著敵人的布防圖,他介紹說:“敵人在火石山、大花嶺、虎頭山、琵琶山、真武山、羊牯山、鳳凰山、鐵帽山一帶部署了大量的兵力,修築了大量的工事,囤積了大量的武器彈藥,要想拿下這些高地是非常不容易的。請告訴部隊首長們,一定要小心。另外,城內兵力相對薄弱,康澤他把兵力都放在了高地上。城西鐵佛寺裏布置了重兵,你們在進攻時,要注意。這張圖是犧牲了好幾個同誌的生命換來的,不容易呀。你們帶回去,我們地下黨的同誌們盼望著你們早點打過來。”
馬光眼裏閃著淚花,他知道,做地下工作真是不簡單,那要的不僅僅是勇敢,還有智慧。還有毅力、忍耐、肚量、委屈等,比在部隊衝衝殺殺要困難的多,複雜得多。夏雲不就是這樣嗎,想道這裏,他越是覺得對不起夏雲,冤枉了她,委屈了她,她在那樣的環境裏付出了多大的艱辛和心血。越是感到對不起李老先生,他也是冒著生命危險給解放軍送情報,不惜傾家蕩產掩護夏雲,多麼好的老人家啊!我現在就是舍出生命也要把情報送回去,以實際行動改正我犯下的錯誤,為了老百姓,為了祖國解放,我豁出生命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