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曠的天空裏,流動著幾朵灰白的薄雲。
波音777-3飛機平穩地在白雲上麵飛行,平穩而又舒適,似乎使人感覺不到它的速度。
熊清泉俯向飛機舷窗向外眺望,天空中是浩瀚的雲海,白雲在陽光的照耀下,像金黃的錦緞緩慢地舒展、卷起,變化著各種姿態。白雲下方是白雪皚皚的冰川、山巒、大地和銀帶狀的河流。飛過浩瀚無際的太平洋,前麵就是祖國大陸了。
耀眼的強光從機翼鋁板上反射過來,刺得熊清泉眯起眼睛,他把身體靠在座位上,閉上眼睛,又開始回憶起往事來。一片烏雲湧了過來,飛機加大了油門,準備衝過去。巨大的轟鳴聲傳來,打斷了熊清泉的沉思。
飛機終於穩穩地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降落了。從飛機的舷窗裏向外望,寬大的天河機場,曆曆在目,盡收眼底。停機坪有數十架在等待起飛信號的飛機,地麵上運送貨物的汽車來回穿梭不息。武漢天河機場已成為國際機場,每天數百個架次的飛機飛向五湖四海,飛向世界各地。又有數百個架的飛機飛來這裏,帶來成千上萬的人流,帶來現代高科技的信息,傳遞著當前世界上最流行的新思維,新觀念。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迅猛發展,使中國和世界迅速融為一體,這可是六十年前簡直不敢想象的事情啊!
走出艙門,走下舷梯,和煦的陽光照在他那飽經風霜的臉上。他眯著眼,深深地吸了一口祖國的空氣。空氣清新,涼爽宜人,滋潤著他的喉嚨,滋潤著他的心田。他感到幸福快樂,祖國的天空,大地,山川,河流等一切都在歡迎著他這個海外遊子的歸來。
在海關出關口,驗完證件後,一群青年人早在機場大廳裏等候著他。首先迎上來的是一位青年軍官,他一米七五的個頭,身體勻稱魁梧,中校軍銜。“熊叔,您辛苦了!我們早已在這裏等候您了!”
熊清泉在與國內經常的通話中,知道他叫王挺,是原中共穀西地區支部書記王洪的兒子,熊清泉滿臉的感慨,他長得多像王洪啊!王洪也是他的親密戰友,後來在石花鎮剿匪的時候犧牲了。臨咽氣時,把熊清泉叫到跟前,說道:“我愛人已經懷了孕,生了下來,不管男女,都叫王挺啊!”他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要挺起胸膛做人。
“要是還活著,那該多好啊!”熊清泉看到王挺心裏好高興。
“這位是湯濤,這位是鍾學,這位是肖玲!王挺一一介紹著來迎接熊清泉的後生們。熊清泉高興地一邊和他們握手,一邊回憶著他們父輩的音容笑貌。真是後生可畏呀,“革命自有後來人,”一點都不錯啊!
走出機場,他坐上由王挺親自駕駛的東風,駛向漢十高速公路,向襄陽方向駛去。
王挺一邊開著車,一邊介紹著沿途的多姿多彩的湖光山色。當聽說湖北境內有數十條高速公路時,熊清泉感慨萬千。
當年他在縣土改工作隊的工作結束後,就決定要去參軍,跟隨大軍南下,為解放全中國而努力奮鬥。他從石花走到武漢,用了大半個月的時間。那時好辛苦啊,背著背包,穿著草鞋,走的是崎嶇不平的小路,腳上都打滿了血泡,兩條腿都走瘸了。可他沒有退卻,沒有叫苦,還是勇往直前地走哇,走哇,他決心像夏雲那樣,為老百姓奉獻青春,為共產主義理想奉獻生命。
同時他心中還有一個念頭,就是繼續尋找夏雲。他一定要找到夏雲!要是能再見到夏雲,那該多好啊!不管她是否成家,不管她是否還在不在乎他,也不管她到底當了多大的官,他都要見到她一麵,向她述說自己成長的經曆,相思的痛苦,感謝她指明了自己人生的方向。可是,他轉戰了大半個中國,也沒有能夠找到夏雲的下落,連一點音訊都沒有找到。
東風高速地向前行駛著,王挺興致勃勃地向熊清泉介紹著沿途的山巒,村莊,可他發現熊清泉隻是靜靜地聽著,沉浸在對往事回憶時,他馬上知道了老人的心情,趕快轉換了話題。他告訴老人,他已經通過軍區的群聯部門,向有關部門發出了協查通告,幫助熊清泉查找失散多年,失去聯係的戰友夏雲。在查找的過程中,他還意外地幫助許多人找到了組織,恢複了職務,解決了待遇。這些老前輩們都十分感謝他。
他告訴熊清泉,特別是有一位老大姐的事情,至今讓人想起來就會津津樂道。這位老大姐也是參軍後跟隨部隊南下的,後來轉業到了地方。由於部隊變動頻繁,她的組織關係、個人履曆,在檔案上記載得不完整,很模糊,連她入伍的時間都記錯了,所以使她現在的待遇受到很大的影響。
她通過《協查通告》上的聯係方式找到了王挺,心中有好多的話要說,說起來卻是忿忿不平的。好多比她晚入伍的戰友,其待遇問題通過關係都解決了,而她卻一直懸而未決。她說:“當初參加革命時,都是一腔熱血去的,革命幹勁大得很,從來沒有想到過以後會怎麼樣,隻想為了新中國做點貢獻,出點力啊!哪裏還會想到今後的待遇問題?可眼前是現實問題,建國前參加革命的和建國後參加革命的,那待遇就大不一樣,差別很大啊!讓人覺得心裏不舒服,憋氣啊!”
老大姐的話引起了熊清泉的興趣,他連忙讓王挺講下去。
王挺接著繼續講道,我讓她回憶一下當年參軍的情景。她回憶道,當時參軍後,部隊去參加衡寶戰役,七天七夜的急行軍,大家累得快走不動了。可就在行軍路上,大家聽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消息傳來,大夥兒高興得忘掉了疲勞,剛才還沉甸甸的雙腿現在來勁了,大家情緒高漲,一路唱著歌,很快地就趕到了宿營地。
王挺一聽,對呀,在行軍的途中聽到建國的消息,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成立,那不正說明她已經在革命隊伍中,已經是革命戰士,已經入伍參加了革命!他非常興奮,告訴老大姐,這足以證明你已經是建國前參加革命的了,我一定轉告有關部門,重視你反映的問題。你不要灰心,回家去再找一找有沒有其它的書麵證明,如筆記本,宣傳品之類那就更好了。
這位老大姐為了待遇問題,找了好多部門,找了好多年了,也沒有見到像王挺這樣工作耐心又細心,極其負責任的同誌。在好多部門,人家根本聽不進她的嘮叨和解釋。反正你檔案沒記截,就說明組織上沒承認,“別胡攪蠻纏了,回去吧。”有的說的還難聽:“您當時參軍是鬧革命呀,還是鬧待遇呀?”氣得她說不出一句話來,老大姐每次都是失望而歸。
第二天,老大姐又來了,她忐忑不安地告訴王挺,筆記本沒有找到,這麼多年過去了,那裏還有幾十年前的書麵紀錄啊!不過,她拿出一個發黃的小本本給王挺看,“說你看這個行不行?”王挺拿過來一看,是當時部隊發的一個小本本,上麵寫著姓名,還有發證日期,1949年9月6日,王挺一看日期,樂了!“老大姐,放心吧。你的問題包在我身上,我一定給您解決好!”很快,通過王挺的不懈努力,向上麵反映她的真實情況,這位老大姐的問題終於得到了圓滿地解決。
熊清泉繞有興致地聽完這個頗有代表性的故事。他知道,在王挺這代人身上,由於受他的感染,也有了夏雲的情結,他開心地笑了。他對這次回來找到夏雲,有了十足的信心。
經這二個多小時的行駛,汽車很快到了襄陽市。
對熊清泉來說,這是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他熟悉的是,當年他和戰友們從穀城走到這裏時,這裏是一個破爛不堪的城鎮,滿目瘡痍,百廢待興。他覺得還不如石花街好呢,過河全靠輪渡,街道又窄又髒。
而現在呢,他根本都認不出來了。坦蕩如砥的柏油馬路在腳下延伸,高聳入雲的樓群拔地而起,三座不同建築風格的大橋把城市聯為一體。漢江兩岸的濱江大道,風景美麗如畫。王挺告訴老人,襄陽已成為全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是省域副中心城市。
王挺把熊清泉安置在漢江國際大飯店下榻。然後他就到市裏找人去了。下午他興致勃勃地回來,他告訴熊清泉,他已聯係上了襄陽市新四軍研究會的領導,領導們對這件事很熱心,準備適時召集依然健在的老同誌們,請他們回憶一下一九四九年前後新四軍在鄂西北活動的過程中,記不記得有夏雲這個人,聽沒聽說過夏雲的故事,能不能從座談中得到新的尋找線索和啟發,他們表示盡最大的努力。
此後的幾天,王挺安排熊清泉遊覽了古隆中,鹿門寺,米公祠,習家池等襄樊名勝古跡。熊清泉詩思潮湧,不禁對家鄉發生的巨大變化和悠久的文化底蘊大發感慨,他吟道:“古城春秋幾幹年,悠悠歲月文化燦。米公遙指峴首山,夫子醉臥河澗園。我輩複遊今又是,魚梁洲頭望更遠。門掩黃昏思故人,何時頑石能穿天?” 王挺在旁邊聽了,不禁地笑道:“熊叔,您真了不起,您還知道襄樊的情人節、穿天節呀!您這次回來呀,一定要多玩幾天,您放心,我們一定幫您把夏雲阿姨找到!”
熊清泉在襄陽待了幾天後,襄陽市新四軍研究會傳來消息,老同誌們回憶起當時是有這麼幾個同誌,是新四軍傷員掉隊的,但在他們中間有沒有夏雲就很難說了,因為當時部隊軍情緊迫,邊打邊突圍,掉隊的同誌很多,他們記不清了。想請熊清泉去一趟介紹一下具體情況。
熊清泉和王挺來到新四軍研究會,剛一進門,就遇到一個他似曾相識的一位老人。這位老人好像在哪見過,啊!熊清泉終於想起來了,他就是當年跟隨1號首長的那個警衛員。這位老人似乎也回憶起了當年的那一次行動。他說,他知道夏雲,當時首長很誇獎過夏雲,說夏雲如何如何機智、堅強,給他留下很深的印象。遺憾的是,他也不知道夏雲的下落。
在新四軍研究會辦公室裏,一位軍分區退下來的領導回憶起一件往事。就是聽說馬光後來調到新疆,他愛人也一起去了,後來又傳來消息說,他愛人喜歡騎馬,有一次從馬上摔了下來,摔得不輕。但沒有生命危險。後來怎麼樣了,他愛人是不是夏雲,他也說不清了。
熊清泉又一次感到了失望。回到賓館,他翻來覆去睡不著,失眠了!夏雲啊,夏雲!你到底在哪兒呀?第二天,他告訴王挺,他想回石花去看一看。畢竟多少年沒有回去了,也不知道石花現在變成什麼樣了。光盤畢竟是影像資料,他想實地去看看家鄉的變化。他催促王挺幾個人多方尋找夏雲的線索,並希望安排他回石花街一趟。
王挺他們也怕老人太寂寞,尋人這事也急不得,要時間啊!也好,他想回家看看,行,讓他再去感受一下家鄉的巨變吧!王挺給石花鎮委葛書記打了電話,葛書記熱情地邀請老人家回家鄉看看,並告訴王挺,這幾天他正忙著準奮接待從世界各地、祖國各地包括從台灣來的客人們。這些客人們有的是回來看看的,有的是考察投資的,有的是回家鄉祭祖的。熊老先生回來時請先打個電話,我們一定好好地款待他老人家。
王挺決定第二天就送熊清泉回石花。
越野吉普車拉著熊清泉,穿過風景秀麗的漢江,行駛在穀西山地中。從襄陽到石花也是高速公路,半個小時就到了。下了高速,行進在一片綠蔭如蓋的道路上,熊清泉的心情格外舒暢。看著窗外稍縱即逝的景色,熊清泉不禁哼起了《誰不說俺家鄉好》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