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連鎖刮起“轉型風”
近兩年,在中國特許連鎖領域頻頻出現“轉直營”的勢頭:較早開始特許經營的中國知名國裝品牌戈爾3000多家店麵中,隻保留了200家經營業績較好的加盟店,其他全部為直營店和商場專櫃。餐飲行業的全聚德公開表示,將增30家直營店; 而天津狗不理表示要不惜重金提前收回全國70多家加盟店的經營許可權。上海小紹興餐飲連鎖則關閉了北方全部加盟店,開始轉為直營店為主。
服裝行業、餐飲行業、美容行業曾經是特許經營的三大熱鬧行業,那麼美容行業的“轉直營”情況怎麼樣呢?
以中國中部崛起龍頭城市鄭州為例,來自北京的美容連鎖品牌——韓影宮美容美體機構在鄭州共有13家連鎖店,全部為直營;不斷進行攻城略地、開店比較迅速的莎蔓麗莎和詩婷也都是總部直營,楠樺SPA美容養生會所在2008下半年不到半年時間開了5家直營店。曾經是河南美容連鎖一匹黑馬、掀起“黃色風暴”、創造一年200家特許連鎖店的英娜健康美容連鎖機構,也在2008年11月開始謀劃直營連鎖體係,並邀請了中國著名營銷策劃專家路長全作為營銷顧問……特許轉直營,“轉型風”愈演愈烈!
特許轉直營 風從何來
標杆企業的影響力:在餐飲行業裏,開始直營戰略對連鎖業影響最大的要數小肥羊。當時擁有700多家店的小肥羊對加盟商的管理困難重重,加盟商參差不齊的經營能力給小肥羊品牌造成了很大的負麵影響。這時,小肥羊借助雄厚的資本實力對原有的加盟店進行收購,一年時間完成全部收購。2008年6月12日,小肥羊在香港掛牌上市。靠特許連鎖經營起家的小肥羊雖然成功地進入了資本市場進行資本運作。這使得小肥羊成了一個標杆,許多特許連鎖企業開始思考直營與加盟之間的選擇。
資本熱衷直營:近兩年風險投資家在特許經營領域裏頻頻出手,在他們眼裏,直營店占多大比例成了是否投資的一個重要考核指標。今日資本投資了快餐真功夫,其合夥人徐新明確表示,自己之所以投資真功夫,就是看中了其始終堅持走直營的道路。今日資本的另一個合夥人溫保馬認為,特許經營雖然能使品牌持有者賺錢快,但對於特許人的控製以及財務的核算方式,往往是資本最為顧忌的問題。對於盟主來講,加盟商的經營業績無法並入盟主的財務報表,這是謀求上市推出的資本所不能忍受的。對於連鎖品牌要想迅速做強做大謀求上市,沒有資本是不行的,而風險投資家們對直營的青睞讓很多特許連鎖企業不得不考慮轉直營。
特許經營曾經風光無限、一路高歌猛進,是擴大品牌知名度,迅速打通營銷渠道、回籠資金的一個神秘寶盒。然而,隨著加盟數量的增加,這種加盟模式帶來的管理難題日益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掛羊頭賣狗肉”:由於中國的加盟體係不健全,在很多加盟商看來,所謂加盟隻是花錢買了一個牌子。他們是牆頭草隨風倒,哪個牌子賺錢做哪個,哪個品牌利潤大做哪個,門頭是你的品牌,但裏麵可能有好多其他品牌。這就讓盟主很受傷!盡管合同上寫得清清楚楚隻能專一經營加盟品牌,但是實際上執行不了。一方麵加盟商會掩飾,總部派人來的時候就收斂一下,總部的人一走該咋樣咋樣;另一方麵,連鎖總部礙於競爭壓力總是哄著盡量進貨,至於其他的就顧不上了,很少有真正按合同跟加盟商較真的。
加盟商頻頻傷害特許品牌:由於加盟商普遍存在“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就會造成賺錢的是加盟商,出來買單的是特許品牌。英娜健康美容連鎖機構鄭州西郊有家店麵,上的非英娜的耳熏項目,最後導致服務技術出現問題,顧客直接投訴河南衛視都市快報。由於門頭是英娜,媒體曝光的是英娜,這樣給英娜品牌蒙上陰影。全國有不少這樣的例子,加盟商因為非加盟項目損害加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