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二人便隨我去逐光峰吧。”清霜一臉微笑,對著辛雙雙及另外一個綠衣女子說道,語氣倒不似剛才那般清冷。
辛雙雙一臉雀躍,嗯了一聲,綠衣女子同樣欣喜,臉帶羞意點了點頭。
新晉弟子共十二人,辛雙雙和綠衣女子歸入清霜門下,蘇瑜歸入清揚門下,剩下九人包括周林在內盡數拜入清玄門下。
見新晉弟子則峰之事已了,清虛扶須而笑道:“你們入了蒼月當以修道為重,好生修煉,切記道海無涯,勤勉為舟。”
“弟子謹遵掌教教誨。”新晉弟子齊聲道。
“劉兄,本想著和你一同學道,不料今日卻要天各一峰,下次見麵定要不醉無歸。”周林在蘇瑜身邊小聲道。
兩人初次在甲丁樓相識,雖然在一起的時間並不長,但這一路上相談甚歡,患難與共,此時此刻也不免有幾分傷懷。
“劉大哥,往後得空記得來逐光峰看我呀。”身邊的辛雙雙亦是低聲道,興奮之餘又有幾分難舍。
蘇瑜好笑之餘又有感動,笑罵道:“又不是生離死別,咱們同在蒼月已經是師兄妹了,還怕以後沒時間見麵?”
辛雙雙臉上一紅,一臉認真道:“我以後一定會好好學本事,下次再不要躲在劉大哥身後了。”
蘇瑜摸了摸了辛雙雙的頭,鼓勵了她一聲,更暗暗告誡自己,以後要努力學好道法,早日讓一家人團聚。
“大智大愚,帶師弟先回峰。”這時清玄向清虛真人拱了拱手,卻是對著身後二人說道。
蘇瑜抬眼望去,見站在清揚身後的二人一胖一瘦,卻分不清誰是大智誰是大愚,隻是聽這名字著實有幾分奇怪感,一想到這二人便是自己的師兄,不由得多看了幾眼。
大智大愚二人向清虛行了一禮,道了一聲:“掌教師伯,弟子先行告退。”清虛微微點頭,之後二人便走到蘇瑜麵前,輕聲道:“師弟,隨我們回峰吧。”蘇瑜點了點頭,跟在二人身後。
“師弟,這位是大智師兄,我是大愚師兄,你叫劉瑜是吧?那我們就叫你劉師弟了。”剛出殿門,大愚打量了一番蘇瑜,咧嘴笑道。
蘇瑜這才知道胖的是大愚瘦的是大智,施了一禮道:“大智師兄,大愚師兄,師弟劉瑜見過兩位師兄。”
二人微微點頭。大智親切道:“劉師弟,咱們已經是師兄弟了,往後有什麼需要,盡管找我們便可,不要客氣。”
蘇瑜應了一聲,“謝謝師兄,師弟記下了。”
“劉師弟,此去樂遊峰不下數十裏,還是我帶你回去吧。”大愚說著便祭起一柄仙劍,心念一動,劍便升到他腳上寸許,拉過蘇瑜一把跳到劍上,口中喊道抓緊了,劍已經朝著天空呼嘯而去。
蘇瑜沒想到自己這麼快就能見識到禦劍飛行,耳畔傳來的風聲呼呼作響,眼見大殿瞬間小到看不清,暗道果真是世事奇妙,一切恍若做夢一般,內心激動萬分。
大愚控製飛劍,輕聲笑道:“劉師弟,蒼月峰上的景色不錯吧。”
蘇瑜正待要說,隻是這一開口,卻感覺天上的風都吹到了自己嘴巴裏,嗆的說不出話來。大愚瞧見,大聲笑道:“劉師弟,第一次禦劍飛行是這樣的,以後習慣了就好。”
蘇瑜還未好好感受下禦劍的奇妙,數十裏之遙竟像是一牆之隔,這才不到一會三人便已至樂遊峰上空。此時從半空望去,樂遊峰層戀疊嶂,險崖奇瀑多不勝數,滿眼盡是綠色一片,生意盎然。
“咕咕。”蘇瑜剛一落地,還未來得及讚歎樂遊峰的美色,卻是肚子先叫了兩聲,一時尷尬不已。
大愚見後,笑道:“劉師弟,我們先去吃點東西,路上順便給你說一下咱們這一脈的情況。”
蘇瑜點了點頭,跟在大愚身後,大智在下峰後就不見了蹤跡。
大愚帶著蘇瑜一邊往裏走,一邊道:“我們樂遊峰不比其他各峰,師父素來愛好幽靜,所以咱們這一脈弟子平日甚少喧嘩,再者樂遊峰人丁單薄遠不及其他四峰,現在加上你,總人數也不過十人,人數少些也有好處,清靜,住的寬敞。
大愚又說了一些峰上的情況。蘇瑜從他口中得知,峰上除了清揚,大智大愚,自己外還有六人,這六人分別是大悟,大巧,大盈,大悲,大惑,大音。這幾位師兄在峰上最少的也有三十年了,自己是名副其實的小師弟。
這幾人當中,屬大智修為最高,已將“太清玄元道”練至九宮大成境界,另外平日裏峰上的一些細碎瑣事也都是由他代清揚處理,是樂遊峰一脈的大師兄。
在廚房吃了些東西後,大愚便帶著蘇瑜來到一處大殿前,這座大殿比起蒼月峰上的“三清殿”卻要小的多。“劉師弟,這便是“聽雨堂”,峰內的諸多事務一般都在這裏處理,再往後不遠處便是師弟們居住的地方,師父他一個人住在後山的“煙雨軒”上,平日師父有什麼需要都是大智師兄照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