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這位陳家先祖,知道自己家族的宿命之後,心灰意冷,立意終身不娶,想讓陳家的悲劇終結在自己手中。想不到,一直到了四十四歲,他都活得非常健康安全。讓他誤以為這詛咒已經結束,於是興奮地娶妻納妾,然後在四十五歲那一年,得急病去世。留下遺腹子一名。這遺腹子,是陳子雲的祖父陳四。但陳四在四十歲那一年,跟隨一支探險隊進了沙漠之後,就再也沒有出來,留下了兒子陳光。
直到陳光這一代,根據數百年以來的資料,推斷出一個假設:陳家後代若想活超過四十歲,那必須終生禁婚。
禁止婚配,那便是停止了生殖繁衍。這個推論可以用祖上的某個先人的遭遇解釋清楚。但是實際上,陳光的這一個推論,卻不僅僅是從自己祖上推斷出來的!
陳家的的傳人,幾乎每一個都擁有近乎妖異的智慧,經過幾代人的係統研究,他們找到了一個鐵定的事實:陳家的遭遇,並不是唯一的,像陳家類似遭遇的人們,其實很有很多。不過因為一些不確定原因,這些人並不像陳家一般,如此穩定地傳承下來。這也是陳光理論裏最致命的缺陷。
因為在三十歲之前,祖輩遺傳下來的那種覺醒的感覺還沒出現,他根本難以掌握這些關聯。也基於此,陳光對生物遺傳學有著極其瘋狂的念頭和興趣,為此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收獲頗豐。但在陳子雲十四歲那一年,卻因車禍身亡,研究到此截止。
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從很小開始,陳子雲便被父親係統地培養成為接班人,係統接受了許多知識和教育,光是在古文字辨認譯讀方麵,他已經是最一流的專家。為了讓陳子雲遇到危險有更多的存活率,陳子雲甚至還接受了一係列艱苦無比的武道訓練,身手反應都說得上是一流。尋常幾個大漢近不了他的周身。
父親去世得太早,陳子雲來不及詢問父親,為何會把他培養成現在這個模樣。到了此事,陳子雲相信自己已經知道答案了。
自己的身上有著這樣的宿命。假如自己在三十歲的時候,真的如祖輩那般,有了某種蛻變。那麼自己肯定不會安於命運,必然會想對命運奮起反抗,那麼具備完備知識、強壯體魄的自己,必然比文弱無知的自己,更有信心和力量麵對這一切。
隻是,這樣的準備,能夠應付得了命運的安排嗎?
陳子雲苦笑了一下。暗暗算了一下。他今年,已經二十九歲了。距離所謂的蛻變時間,剩下不到一年的時間。
聽完了文青的講述,陳子雲苦笑了一聲。文青說道:“我就說過,太早知道這些,對你並沒有好處。”
短暫的慌亂之後,陳子雲深吸一口氣,淡淡笑道:“如果這是注定的。雖然說越早知道越痛苦,但事到臨頭才知道,那才是真正的悲哀呢,早些知道,起碼有時間去準備接受,或者尋找應對的法子。”雖然這樣說,但陳子雲心裏卻一片空蕩。祖輩的能人層出不窮,都無法解決血脈之中的詛咒,他自己能行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