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間的王者,亞曆山大已經取得極大的輝煌。他的大軍所向披靡,從無敗績,這一切,都是憑借他卓越的指揮能力和將士的拚命獲得的。亞曆山大是謙遜的,同時也是高傲的。他能夠放下王者的身份,和普通士兵,甚至是卑賤的平民喝酒歡樂。但卻不能接受,不是憑借自己努力而獲得的東西,除了那些他應得的,比如父親腓力二世遺留下來的王位。
實際上,這個王位也是個坑,腓力二世打仗有一手,但卻不是搞經濟的能手,繼承了王位的亞曆山大,同時也背負著腓力二世遺留下來的沉重債務。亞曆山大大舉率軍作戰,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躲避債主的追債和奪取戰利品償還腓力二世所欠下的巨額債務。
心高氣傲的亞曆山大,並沒有表現出激動,而是平靜地拒絕了太陽神的眷顧。仿佛拒絕戰敗國所提出的和平方案一般。唯一的區別是,拒絕戰敗國的和平條款,因為他想獲得更多,而拒絕太陽神,是因為他根本不想從太陽神手上得到什麼。
但是,凡人想獲得神明的眷顧是很困難的事情,但當神明的眷顧臨頭之時,想拒絕也不容易。
太陽神被亞曆山大拒絕了之後,表現得非常憤怒,當即對亞曆山大進行詛咒。太陽神詛咒他必在英年之時隕落,而他隕落之後,他的帝國也隨即煙消雲散,他曾經忠心耿耿的部眾,將會徹底背叛效忠於他的誓言,爭奪他曾經的一切。
亞曆山大的表現非常硬氣。麵對神明的詛咒,絲毫沒有悔意,反而抽出了佩劍,狠狠地在神像上砍了幾道口子,傲然說道:“作為人族之王,我不習慣低頭,哪怕是麵對神靈,我也必須高昂頭顱。我曾推崇拉美西斯二世,但倘若他是在你的庇護之下才獲得如此成就,那也不過如此,擔待不起我的尊敬!如今的我,事業已經達到了人生的巔峰,除了死亡之外,別無其他意義之事,你以死亡威脅我,我何懼之!我之帝國,自然隻有我才配擁有,我死後,它隨我而去,正是理所當然!”
擲地有聲地拋下這一段話,亞曆山大揚長而去。對神殿裏發生的一切,隻字不提。不過當天夜裏,他寫信把此事告訴了母親。亞曆山大的母親得知此事,不敢大意,召來了亞曆山大的老師,當時希臘最有名的大學者,亞裏士多德。
亞裏士多德翻閱了無數經典,最終確定太陽神的詛咒威脅極大。但博學的他,也找到了解救的方法。
據說在世界盡頭的大外海,有著一個神奇的國度,在那個國度裏,人類的壽命長達數千年,那裏是諸神起居的地方。凡人無法靠近,但是在靠近神國附近的大海裏,有著一道青春之泉,隻要喝了青春之泉得水,自然能夠化解太陽神的詛咒。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的選擇,沿著尼羅河溯流而上,到達盡頭的黃昏之地裏狩獵到一隻神鳥,也可以化解亞曆山大身上的詛咒。
亞曆山大對自己的生命並不是像在神殿裏所說那般,隨時可以死去,相反的是,亞曆山大更是希望,在有生之年裏,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他的國度。唯有如此,才能夠實現真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偉業。他派出了麾下最精銳的勇士,去尼羅河上遊尋找黃昏之地的神鳥,同時親自率領了大軍,朝著東方的位置挺進。在當時的地理記錄裏,世界的盡頭和大外海,是處於印度領域的末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