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然若是仔細看,便可發現,雖然所有人都是聚在一切砍砍殺殺,但各自將領手下的士卒並沒有發生多麼嚴重的混亂。
基本沒出現,比如說那種柔然騎兵和突厥鐵騎並肩作戰,或者明軍與宋軍背靠背殺敵。
各方都在自家大將的指揮下,很有序的展開作戰。
因為這裏的所有人都明白,在戰場大戰中,要是不能良好有序的指揮好手中的士卒,反而讓他們想幹嘛就幹嘛,想殺誰就殺誰,局麵遲早得大亂,也遲早會被對方那緊而有序的進攻逐個殲滅。
因為沒有了將軍指揮的士卒,初時還能憑著一腔熱血奮勇殺敵,可長時間得不到指揮,那他們就會像沒頭的蒼蠅一般。
這還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一點,少了將軍的指揮,士卒們就會變得心裏沒底,說得好聽,看見誰在你眼前,你就殺誰,可真正的換到了自己身上,誰又能做得到呢?
撤退,或者逃跑,遮才是那個時候的人該做的,沒了指揮,也就沒了約束力,你是選擇衝上去殺人,完事兒被人砍死,當一個無名鬼,還是趕緊逃跑去過快活日子?
這道選擇題,不論是一腔熱血喊著雪恥的漢人大軍,還是弑殺的異族鐵騎,答案從來都隻有一個。
熱血,從來都不是你身體中真實存在的血液。
再者,令行禁止,不管是什麼年代,這都是當兵的必須遵守的一點,也是將領們訓練告誡士卒最多的一點。
一句話,當兵的必須要聽將軍的話,他們讓你打誰就打誰。
反而沒有了這一條,而是放任士卒隨便殺敵,就可以將這支部隊稱為散兵遊勇了,完全不成氣候。
但好在,在場的哪一位不是身經百戰,曾經獨自統領過一軍的大將,指揮好身邊的士卒,迎戰麵前的敵軍自然不在話下,身為名將,若是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他還算什麼名將。
中華名將這方麵,本身每一人就是可堪當一麵的帥才,而且來此參與這逆天一戰的兵馬,雖然已經有了十幾股,但人數都很少,大多都是三萬五萬。
最多的也就是光武帝的二十萬大軍,可那裏也有雲台二十八將和無數的副將校尉,自是不在話下。
在反觀遊牧民族,縱然蒙古,滿清,西夏以及李自成的大順軍,目前看來還算指揮有序,可突厥和柔然的首領就沒那麼強大的指揮力量了。
他們是遊牧民族,是一群策馬奔騰與廣袤草原之上的自由自在的家夥,天生無拘無束。
所以也可以明顯的看到,戰場上,越來越多的柔然和突厥士卒開始橫衝亂撞,一支三萬人的鐵騎,初時一路拚殺,到了最後,竟然還剩下不到一千人,其他的人隻有一少部分戰死,大多數都隨意跑到了各處參戰。
沒有良好的指揮,柔然和突厥的覆滅,隻是一個時間上的問題而已。
.......
但此時的黃小偉他們,一路狂奔,順路還得殺幾個衝昏了個頭的突厥士卒,每次扭頭他們都隻能看到離自己越來越近的満八旗士卒。
在這期間,又是兩旗的人馬趕來支援皇太極他們,形勢越發的不利。
黃忠,養由基,李廣,三人屢屢搭箭還射,每箭都能射死一個或者倆個敵人,但沒用,満八旗的鐵騎足有上萬人,殺這麼倆三個又有什麼用。
黃小偉手裏原本滿打滿算是有五千人,剛剛的混戰就死了三千多,好在有著李廣手下的五千漢兵加入,人數又增長到了七千。
可隨著時間的流逝,黃小偉他們這一行人隻剩下了五千,被皇太極一路追殺,又是傷亡了兩千多人,且這時的満八旗也已經衝入了隊伍的最後方,開始大肆砍殺。
張苞眼睛當時就紅了,二話不說,提矛就殺了回去。
隨後黃忠也放下了弩箭,拿起大刀迎了上去,李廣自然不能對不起他飛將的稱號,持槍同樣衝了過去,隻有養由基留在了黃小偉身邊,他的箭法確實一流,但個人的武藝......也就是二流,就跟曹休他們差不多。
幾千步卒對陣上萬的鐵騎,縱然不斷地有一些明軍和漢軍加入,但傷亡卻幾乎是以幾何的倍數增長,黃小偉自知這樣下去不行,一槍掃飛了兩名正黃旗士卒後,便衝著奮戰的黃忠李廣喊道:“別光顧著打了,趕緊想個法子啊?”
李廣一槍刺死了一名鑲紅旗士卒後,大聲道:“還能想什麼辦法,趕緊去找援兵啊!”
“奧對對對,”李廣這句話瞬間點醒了黃小偉,可還沒等他拔腿去搬救兵,就看到一支明軍朝這裏快速移動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