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大司馬不算完,又搞出了兩個天下兵馬大元帥,這可就比較.......比較尷尬了。
不過更尷尬的事情還在後麵,因為劉徹除了給了衛青一個大司馬的職位外,其他的什麼都沒給。
另外,衛青麾下的將士們,劉徹也一個沒有封賞。
而霍去病麾下的將士們,劉徹卻是大賞特賞!
食邑,侯位,官職,金銀珠寶,千頃良田不要命的給。
衛青手下的人,卻沒有得到任何他們應該拿到的賞賜!
劉徹給出的理由是,衛青此戰的斬獲和損失近乎相同,不予賞賜!
看看此戰,就連李敢這個校尉都被劉徹封為了關內侯,趙破奴,仆多,高不識等人的食邑更是加了兩千,錢明光和周興也是因戰功封侯拜將。
錢明光被封為忠勇侯,周興則是揮侯,而衛青麾下的將士呢?別說侯位了,就連金銀珠寶都沒有多少。
這可就著實有些讓人寒心了,要知道這次漠北決戰,衛青所部的功勞一點都不次於霍去病啊。衛青他們打的是伊稚歇主力,還成功的擊潰了伊稚歇大軍,尤其是趙信城的繳獲,封侯賞金這些都是應該給的。
可劉徹就是不給,就是要玩這麼一手區別對待!
原因有很多,除了要打壓衛青,讓衛青和霍去病之間生出間隙外,李廣的死也是個很重要的原因。
李廣,他是誰?大漢的守護神,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李廣死後百姓們都自發的為他披麻戴孝,悲憤這位老將的去世,因為李廣是大漢的守護神,是他這些年守在邊關抵禦匈奴,才讓老百姓們得以安安心心的過日子,百姓們怎能不念他的好。
看看,這麼一位名望甚重,又很得民心的老將,劉徹怎麼可能不對他的死亡做出一個交代,若是戰死也就算了,可他是自殺的啊!
這種情況下,劉徹需要找人來抗下這個責任,衛青就是一個很好的人選,因為是他逼著李廣由東路出兵,這個黑鍋不讓他來背,讓誰背?
所以衛青和他麾下的將士們,和他麾下血戰伊稚歇精銳的漢軍將士們什麼也沒有得到。
這一下,衛青算是徹底完了。
李廣的死本就讓他背負上了逼死老將的罵名,而劉徹再不給衛青大軍賞賜,更是讓衛青手底下的人對他們的衛大將軍感到了濃濃的失望。
跟著這麼一位大將軍,有功不賞,有過必罰,兄弟們為什麼還要給他衛青賣命?死了都特娘的是白死!
所以接下來發生衛青麾下部將離開他的事情也很正常。
隻因衛青失去了軍心。
道理還是那個道理,劉徹不封賞隻是一個導火索,真正讓衛青出現部將眾叛的事情還是因為李廣的死。
敢問,李廣在百姓中都那麼有名望,更不要說是在軍中了,軍中的將士們哪個不對李廣尊敬有加,有哪個不是從小聽著龍城飛將的故事長大的?
李廣的死讓衛青麾下的部將對自己這位將軍失去了信心,失去了一切。
再者,劉徹還需要竭力打壓衛氏,竭力的將衛氏的權利和聲望壓到最低!這也是劉徹故意打壓衛青一軍的原因。
衛氏現在已經夠大了,也已經夠有權勢了,劉徹不會在繼續養虎。
眼下漠北之戰已經結束了,大漢幾乎是沒有敵人了,軍人從此也可以放下自己手中的刀劍,甚至算得上是沒有了利用價值,而他劉徹也終於能一點點私下自己臉上的偽裝了。
.........
如果說劉徹不封賞衛青是為了打壓他,那麼劉徹大肆封賞霍去病.......可能就是怕他了,就是在竭盡全力的安撫這位戰功赫赫,手握重兵的名將。
不錯,這也是劉徹大肆封賞霍去病的原因,他怕他,非常怕,他不敢不給他賞賜,甚至他要給的更多!以此來讓霍去病放鬆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