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沒辦法,李顯隻能從自己的身上撕下一塊破布給剛出生的李裹兒裹上,這也是她小名叫做裹兒的原因。
可以說李裹兒之所以那麼受到李顯的寵愛,大都還是因為李顯對那段艱苦歲月的愧疚和懷念。
李裹兒小的時候,李顯沒能讓她過上好日子,所以這個當爹的也就在一直想方設法的擬補,從小到大,李裹兒就被李顯和韋蓮兒捧在手心裏,這也導致李裹兒自小便養成了一種飛揚跋扈,囂張乖戾的性格。
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怎麼幹就怎麼幹,完全是隨著自己的性子來,看武承訓順眼的時候二話不說就能脫了衣服跟武承訓滾到一起,看武延秀順眼的時候,二話不說直接把自己的現任老公踹到一邊,和武延秀滾到了一起。
可對此,李顯就當做什麼也不知道,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也懶得管,他也不想管。
畢竟李裹兒是他最寵愛的女兒,畢竟他打心底裏都覺得自己對這個女兒有虧欠,哎呀無所謂了,她想幹嘛都可以。
可李顯這麼一整倒好了,李裹兒越發的肆無忌憚,居然自己開府設官,好像賣菜一般的賣官位,而且每一個官位都是明碼標價,這麼一整倒好了,一下子搞出了五六千官員......而且這裏麵屠豬賣狗之輩更是應有盡有。
反正一句話,在李顯那時候,你隻要有錢,隻有能找到安樂公主,那你丞相以下,六部大員以下的位置隨便挑。
更為恐怖的是,李裹兒經常自己書寫詔書,詔書的內容當然很多都是為了冊封那些花了錢的人升官,奇葩的是,李顯居然看都不看這些詔書,直接簽字了事。
原本在武則天時期還算清廉富強的大唐,已一種最快的速度墮落了下去。
.......
在李顯的放縱之下,李裹兒也是一天比一天飛揚跋扈,到了現在,她已經有了要取代自己的太子哥哥的念頭,奧不,是行動。
不錯,皇太女,李裹兒要當中國曆史上的第一個皇太女。
說完了前兩股競爭皇位的主要人選,接下來就要說說這第三位了,恩,她就是李顯的妻子,李裹兒的親生母親,韋皇後。
說來,韋皇後能有當皇帝的這個念頭,還真是多虧了武則天這個先例,以及她那個好丈夫的幫助。
曾經說過,李顯非常寵愛韋蓮兒,還要把江山都送給自己這位相濡以沫了十四年的賢妻,於是韋蓮兒說什麼,李顯就聽什麼,韋蓮兒要什麼,李顯就給什麼!
可以肯定,韋蓮兒一開始定然是沒有取代李顯學習武則天當皇帝的念頭,但......但當李顯讓她參政,但當李顯把大唐的權利全都交給她後,她就變了.......
人的野心自然會一點點隨著權利的提升而逐步增強。
當韋皇後和武三思滾到了一起時,當韋皇後在不經意間發現自己已經手握整個大唐江山的權利時,她才忽然反應了過來,自己,現在的自己似乎很像一個人。
身為皇後卻獨領大權,朝堂之上黨羽眾多,一呼百應,這,這......這不就是天後(武則天)年輕時候的局勢嗎!!
韋皇後反應了過來,現在的自己好像真的已經隱隱有了成為第二個武則天的趨勢了,而當韋皇後發現這一點時,她毅然決然的選擇了視武則天為自己的偶像,選擇走上武則天的道路。
她韋皇後要做第二個武則天,她韋皇後要成為中國曆史上第二個女皇帝!
這就是目前李唐朝堂上的局勢,不過這些人還隻是想當皇帝的,而且想當皇帝的也不止就這三個人。
李唐臣子,武氏臣子,韋氏臣子,渾水摸魚臣子,各方力量在大唐朝堂上展開攻擊,互相碾壓,大肆的敗壞著,浪費著武則天時期打下的良好基礎。
朝局一片混亂,汙穢不堪。
可在這混亂的朝堂中,有一名少女卻獨善其身,她沒有在參與進朝堂上的政治鬥爭,這一次她真的是安安心心的當起了一位才女,安安心心的做她想做的事情,或者說是在等在最後那一日的到來。
武則天死了,婉兒也就沒有了什麼想輔佐的人,因為其他人也不配她去輔佐,尤其是韋皇後,婉兒對她更是厭惡。
因為婉兒很聰明,婉兒很聰明的看出了韋皇後的真實麵孔,對於這種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的家夥來說,婉兒不去整她就已經很不錯了。
你也想學天後?
啊呸!
也不照照鏡子,看看自己是副什麼德行。
........
獨善其身,退出爭鬥,更多的原因還是婉兒累了。
婉兒不想在參與那些朝政了,她也不想再殺人了。
但有些時候,不是你想退出就能退出的,就像那個人說的。
這條路一旦走上,便再也無法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