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四章開始(2 / 2)

時局越來越緊張了,可以預想,不久的將來,如果沒有人出手阻攔的話,韋後必將稱帝!

但好在的是,宗楚客的提議被韋後否掉了,這很正常,武則天當年還三拒皇位,韋後自然不可能一下就答應,她需要慢慢來,至少也要跟武則天一般,在第三次在接受皇位,登基為帝。

可就是在這等待的期間,韋後遇上了她這一生最大的敵人。

那個年輕人可以亮劍了,那個孤心潛伏了十幾年,隻待今日的年輕人,終於可以亮出他磨了這麼多年的利劍了。

春秋時期,楚京有大鳥,棲息於朝堂之上,其三年不飛,不鳴。然,三年不飛,一飛衝天!

然,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

李顯駕崩第十日。

長安,臨淄王府中。

李隆基的書房內。

書桌前暗暗的燭光點亮了每一人那冷峻的麵孔,小小的書房中,此刻聚集了二十幾位文臣武將。

他們都是李隆基的人,都是李隆基的棋子,都是李隆基這些年在朝中暗中布下的力量。

“殿下,時不我待,今日,宗楚客等一幹韋氏奸臣又一次在朝堂之上勸韋後效仿天後,登基為帝,若我等再不撥亂反正,隻怕大唐,危已!”兵部侍郎崔日用率先開口,懇求李隆基即刻出手,鏟除亂黨,還大唐一個太平盛世。

尚衣奉禦王崇燁緊隨其後,向坦坐與書案前,閉目養神的李隆基,沉聲道:“殿下與微臣初次見麵之時,便已展露雄心,當今天下,相王老矣,溫王軟弱,我李氏子孫唯有殿下可繼大統,微臣請命,率軍殺入皇宮,誅殺韋氏妖後,還我大唐一個朗朗乾坤。”

“殿下,請下令!”禦林萬騎小將陳玄禮,第一個單膝下跪,請求李隆基兵變。

“殿下,時不我待,萬萬不可猶豫,不然日後,功敗垂成,我等畢懊悔終生!”禦林軍將領葛福順,李先鳧同樣單膝下跪,懇求李隆基兵變。

“殿下,請下令!”終於,書房中,所有人都跪在了地上,請求李隆基兵變,就連李隆基身旁的高力士都跪了下去。

而這時,一身紅色王服,坐在書案前閉目養神的李隆基也終於睜開了自己的雙眼,露出了那雙如湖水般深邃的雙眸。

“既然諸位大人如此瞧得起三郎,那三郎也就不客氣了,來人,取長安四門圖,皇城九門圖,宮城八門圖來!”李隆基一拍書桌,王霸之氣傾巢而出,細細聽來,他剛剛的話語中有著些許顫抖,不錯,激動,他再激動。

準備了這麼多年,他李隆基隱忍了這麼多年,終於可以撕下自己的偽裝了,終於可以讓世人看清他李三郎的本來麵目了。

“諾!”高力士小跑的跑出了書房,為李隆基取來長安四門圖,皇城九門圖,宮城八門圖。

首先,長安四門圖鋪在了李隆基的書案前,“諸位大人,上前一看。”李隆基站起身,伸手一指長安四門圖,眾人急忙圍上。

“六日之後,六月二十日,我等自起兵匡複唐室,鏟除奸佞,諸位看,”李隆基伸手指向長安東西南北四門,目光如炬道:“長安四門,每門皆有兩千將士日夜巡防,東城,西城,守將皆為我等同僚,隻要我等號旗一舉,他們會立刻關閉城門,不放任何一人出入。”

兵部侍郎崔日用,伸手指向北城門道:“北城守將廖大忠,乃微臣好友,對韋氏一族亦是早有不滿,明日微臣便去勸說他,起兵之日,必將北城兩千守軍收歸殿下掌中。”

“好!”李隆基開懷一笑,“崔侍郎,你立此大功,日後本王定已兵部尚書之位待卿。”

“多謝殿下。”崔日用誠惶誠恐,連連拜謝。

禮部侍郎文昌清,此刻望著地圖上的長安西門,不由擔憂道:“這西門守將乃是由韋氏一族親信擔任,隻怕......”

李隆基盯著長安四門地圖,眼睛也不眨一下,揮手道:“不妨,兵變的前一天他就會死於飲酒,本王已經提前在北城門安插好自己的人,隻要西門守將一死,他的部下很快就會被我軍收攏。”

“殿下聖明。”

“長安四門不足為慮,隻要我們一動手,四門立刻就會關閉,不過殿下,皇城怎麼辦?禦林軍怎麼辦?還有韋後那駐紮在城內的五萬府兵怎麼辦?”

在場李隆基最看重之人,張柬之的學生,素有乃師風範,乃至於是超出乃師數倍的馮文,在這裏向李隆基提出了此次兵變最為關鍵的部分。

也是李隆基必須麵對的部分。

三萬禦林軍。

一萬禦林騎。

五萬府兵。

這九萬大軍是一道橫在李隆基麵前的高山,如果他想奪位,就必須翻越這些人,或者......是將這些人變成他的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