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乾坤之門(1 / 2)

在文啟山下的那件茶鋪裏,三位偶然相遇的旅人約定好了講述一個自己來這之前的故事。常守珠眨巴眨巴眼,在看了一眼兩人之後她選擇了那位斯文的書生,“你先說吧,王坤。”她這樣的女孩總是會容易對斯文的書生有好感。那斯文的書生扯了扯自己的喉嚨,在茶桌上看了看其餘兩位旅人,不一會兒,一段傳奇的經曆便向兩人娓娓道來。乾坤門說不上是一個大門派,沒有成千上萬的弟子,也沒有豪華且神秘的宗門,當然若是算上乾坤門柵欄前,清澈的烏江河(東域文明的發源地),那麼乾坤門也可以稱的上是個風水地。這一代的聖人也就是東域唯一的劍聖是乾坤門第六代的傳人——劍聖慧能,他老人家隻招了兩個弟子,那是因為乾坤門的那口田隻能養活他們三個人,而且下山化緣這種事他可做不到。被乾坤門收為弟子之後,你隻能保留你的姓氏,名必須是“乾”或者是“坤”,這當然沒有任何深意。“你們以後出去,有這樣一個名字好像順口點。”劍聖慧能這麼解釋道。聽起來,劍術慧能是一個性子隨意之人。乾坤門不教劍術,當然也不教其他先生之術,他們隻悟道。傳說,當東域那位偉大的大宗將古妖驅逐於外域之時,他在烏江河最高的懸崖上問自己的弟子,不知道有沒有花。照道理說,是有的。大宗具有能和七古妖一戰的實力,他隨手一揮便是天崩地裂,五行逆轉;他的弟子——明秀在自己悟道成功之時,還有百鳥朝鳳之壯景。大宗,當不亞於次吧?大宗笑而不語,他“信手拈花”,然後拿起其中一朵給弟子看。沒人回答,因為沒人懂。隻有最小的那個弟子道立破顏微笑,從師傅手中接過那朵花,兩者未言一語。在那之後,東域誕生了一個新的宗派,或者稱之為“門”差不多,因為這個小院子可沒“宗派”那麼豪氣。乾坤門,就這樣在兩者的會心一笑之中誕生。乾坤門完完全全不同於自己的另一個同門——淨域宗,教授人們學會運用天地力量,改變勢形成術,或者說成為一位強大的先生。它的宗旨隻有一個字:悟。悟道,悟陰陽,悟世間萬物,你想悟什麼就悟什麼。這麼聽起來,乾坤門似乎也沒那麼了不起,倒是跟鄉下的私塾差不多。對,作為大宗小弟子開創的乾坤門,它並不教授自己的弟子學習任何先生的知識,不會教弟子怎麼去運用天地力量。一祖道立直言說:“古妖已經被驅逐,我們的刀已經沒有可屠戮的對象,所以讓我們坐下來吃茶吧。”這裏的“吃茶”在古代的東域,意思就是說,悟道。這番話倒是頗有佛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意思。但是乾坤門曆代的掌門都不喜歡佛家,便隻能解釋為他們追求一種“萬物平和”的境界。由於乾坤門曆代的弟子都很少,有時甚至隻有一個,所以人們很難以知道乾坤門究竟是想闡述什麼。而人們唯一知道的便是,從不追求先生境界的乾坤門,曆代掌門都可以被稱之為大先生,大道者,甚至是大宗。比如六祖:劍聖慧能。雖然他是一位先生,先生的境界卻並不高,但是能夠被稱之為劍聖,便知他是有多強。乾坤,亦是天地。在成語“民以食為天之中”講到,兩隻筷子分別為乾和坤,筷子吃飯,便就是民以食為天。乾坤門的宗旨:悟,他們悟的便是天地。這雖然有些傳奇神采,但是不得不說,乾坤門是東域最了不起的宗門,它的曆代掌門於東域,乃至這個世界都是超然的存在。史書之中曾記載,三祖石楠在世之時,七古妖之一的粲辛自己打開了封印,那是一場滅頂之災,即使粲辛的力量遭到了消弱,但是精通天地元素力量的它,直接撕裂了大地,這毀滅性的力量創造了一條橫跨北域和西域的口子,無數人在這場裂變之中直接喪失。三祖石楠是一位了不起的符師,他在天地之間起符,然後僅僅用那道符文的一擊直接滅掉了七古妖粲辛。不是封印,也不是驅逐,三祖石楠用自己作為人類的身軀,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事,他屠掉了七古妖,那是人類曆史上從未有過的壯舉,而今後恐怕也很難發生。至那以後,烏江河懸崖邊的小院子便成為了一個朝聖地,來朝聖求師的人絡繹不絕,甚至硬生生地踏出了一條通往那間小院子的大道。而三祖石楠為了避免這樣的局麵,他不得已設下結界以此隔絕,後世人們便傳出這其實是乾坤門考驗世人能否成為乾坤門弟子的測試。到了六祖慧能之時,東域皇室的胤子敬曾依靠自己的力量直接打破了那道結界,他誌得意滿,因此開口便問:“先生,能否收我為徒。”六祖慧能說:“不可。”沒人能想到會有這樣的回答,而六祖慧能卻回答得這麼隨意。因為玄子敬是東域域皇最為寵愛的一個孩子,天賦絕倫,他的先生之源猶如烏江河一般寬,而且他僅僅憑借一己之力便打破了結界。試問,東域還有誰能比玄子敬更有資格成為乾坤門的弟子?胤子敬不肯放棄,他問:“有何不可?”六祖慧能說:“無何不可。”胤子敬又問:“先生如何才能答應?”六祖慧能又說:“何能答應?”胤子敬怒了,他可從未受過這樣的氣,在他看來,六祖慧能簡直就是一個蠻不講理的老混蛋。這簡直就是雞同鴨講,在一番怒斥之後,便分道揚鑣。胤子敬回去當自己的皇子,六祖慧能則繼續去割自己的麥子。而就在那個時候,一個人趁著結界還沒有修複,便自己溜上了山。六祖慧能自然沒有見他,那個人便在這炎暑裏一動不動站了很久,時間已經無法考證。隻是聽說,六祖慧能見著他的時候,他已經因為饑餓吃掉了自己的右手。這個人就是林欣,他為“乾”。六祖慧能問:“何苦?”林欣說:“很苦,我的家人死了,心不安。”六祖慧能說:“把心給我,我幫你安。”林欣說:“心安不好,因為已經死了。”六祖慧能說:“死了,那要它作甚。”於是林欣成為了六祖慧能的弟子,號為“乾”。林欣家在東域與南域還有界線山的交界處,這樣的地方可比裏區還混亂。他的悲劇來源於自己在青樓為妓的姐姐,她那如同水妖般的身體誘惑了無數的男人,也挑起了戰爭。一位強大的先生和當地廟子上的大佬為他姐姐爭風吃醋,最終,那位強大的先生一怒之下殺死了那位廟子上的大佬。然而,禍及池魚,廟子上的人見自己無法和那位先生動手,於是他們偷偷殺死了他的姐姐和他的家人,而出去獵殺妖獸的他則幸免於難。當然,林欣拜六祖慧能並非是為了報仇,正如他所說的他在尋求一種解脫,他能清楚地明白報仇隻是種下了更多的禍根,而這也是六祖慧能能收他為徒的原因。六祖慧能看重了他身上的“根”,正如先生之源一樣,林欣的根具有悟性。林欣是六祖慧能的第一位弟子,不過誰也沒有想到,包括六祖慧能,他能再收一位了不起的弟子。林欣極具悟性,六祖慧能從未教過他任何劍道,而林欣從每天掃院子所形成的錯橫之中便悟出了自己師傅的劍意,淩厲、錯亂、無章、隨意……林欣雖然不是先生,但他僅僅憑借著這股劍意和那把無鋒的劍卻擊敗了無數境界高強的先生。六祖慧能很滿意,他覺得可以把自己的衣缽交給他,讓他成為自己的門嗣(即是乾坤門的繼承人)。但是直到另一個人的出現。有乾必有坤,雖然乾坤門有時候隻有一個弟子,比如六祖慧能就是那一代唯一的弟子。而按照他的說法,今年的莊稼可不好,所以自己恐怕隻能收到這樣一個弟子,雖然林欣的表現已經令他心滿意足,但是他心底卻有一道聲音在勸誡他:“再等等……”這一等便是五年。六祖慧能要屠妖,那隻妖是七古妖,它名為烏納塔。東方區在烏納塔解封的第五天就遭到了淪陷,即使東方區在那裏展開了結界,並且有一隻強大的軍隊,但這始終沒有阻擋烏納塔的進攻。強大的烏納塔毀滅了整個東方區,他將自己的怒火宣泄在東方區上,將那裏化作了虛空,並且打開了一道連接外域的鵲門,源源不斷的古妖和成群的妖獸已經湧入了人類的世界。烏納塔帶來了湮滅,破壞,它在那片虛空之中低吟著東域滅亡的預言,東域的命運岌岌可危。六祖慧能要阻止這一切,悟天地,若是沒了天地怎行?於是在這些大先生,大宗在暗地裏勾心鬥角之時,六祖慧能從山上走了下來。但是故事的結局我們都知道,強大的烏納塔毀滅了東域,東域皇室不複存在,淵樓也被毀掉,而東域的一群人所建立起來的先生係統保護剩下來的東域人免遭災難。沒人知道六祖慧能是否是敗給了烏納塔,甚至有人猜測他根本沒去,而此行的唯一結果是六祖慧能收了一名新的弟子,王坤,他的本名是王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