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巨大變革。特別是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市場競爭日益加劇,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單憑自身內部資源的整合,已經難以把握快速變化的市場機遇,於是它們開始將注意力轉向企業外部。而虛擬企業作為一種優化整合企業外部資源的手段,以提升核心能力為目標,開始成為企業適應經濟全球化、網絡化的現實選擇,並成為管理學界重要的研究對象。
財務控製是對企業各個層次上的財務活動,包括籌資、投資、資金運營及收益分配進行的約束和監督。就內容而言,它既涵蓋會計資料客觀、及時,資產安全、完整的要求,又包括對企業財務活動進行預測、分析、決策等經營管理性行為。虛擬企業是由一係列企業通過外包契約建立起來的動態企業聯盟。各成員企業形成多邊契約關係,構成了虛擬企業的利益製衡機製,共同對虛擬企業財務管理及財務控製目標產生影響。虛擬企業的財務控製是以企業的核心功能為重點,通過網絡對各虛擬化的職能部門進行集中協調。它是以信息控製為基礎,構建財務組織結構,完善財務治理,實施籌資、投資、收益分配等具體控製製度,對財務風險進行評估預警,並就財務倫理進行培育的一個完整框架體係。虛擬企業財務控製目標是實現虛擬企業整體綜合利益最大化和各契約關係人的利益相對最大化。
虛擬企業正成為網絡經濟條件下企業發展的趨勢和主要的組織運行模式。這種新型的企業組織形式將徹底改變傳統的一體化企業組織運行理念、模式、方法,並給企業注入新的生命力與活力。本書以財務控製的應用性研究為主,擬在對虛擬企業運行特點進行洞察分析的基礎上,係統探討虛擬企業財務控製體係的構建方略,力求為虛擬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本書力求在以下方麵進行創新:第一,從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的角度分析虛擬企業性質,這種多方位、多視角的分析有助於深刻理解虛擬企業的內涵,為研究虛擬企業財務控製奠定基礎。第二,借助新製度經濟學理論、控製理論、現代財務理論,係統、全麵地梳理財務控製的相關內容,對虛擬企業財務控製的本質、職能、主體、對象進行討論研究。在此基礎之上,結合虛擬企業的特性,提出虛擬企業財務控製框架構建。
第三,以財權配置為基礎,結合虛擬企業財務治理的特點,以星形模式和聯邦模式為例說明虛擬企業財務組織結構安排控製。
按照所有權安排邏輯,在界定虛擬企業內部財權關係的基礎上,提出各個財務控製主體的權利範圍,為虛擬企業財務控製的有效實施提供保證。第四,依據虛擬企業特點,針對虛擬企業的籌資、投資、現金流量、收益分配、財務風險等具體控製進行探討,提出可供操作的控製思路和控製方法。第五,擴展資本的內涵,利用關係資本分析虛擬企業財務倫理控製。提出維護虛擬企業關係資本的具體措施,有利於提升財務“軟控製”的約束力,對虛擬企業財務控製實踐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全書共9章內容和1個附錄:第1章,序論;第2章,虛擬企業理論詮釋;第3章,虛擬企業財務控製概述;第4章,虛擬企業財務組織結構控製;第5章,虛擬企業資金控製;第6章,虛擬企業收益分配控製;第7章,虛擬企業財務戰略控製;第8章,虛擬企業財務風險控製;第9章,虛擬企業財務倫理控製;附錄為虛擬企業財務控製案例。
本書為2010年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虛擬企業財務製度安排研究》的研究成果,由河北經貿大學學術著作出版基金和河北省重點學科會計學學科建設基金資助。
虛擬企業財務控製是一個新的多學科交叉的研究課題,研究難度較大。本書盡管力圖有所創新,但依然存在相應缺陷和不足:其一,財務倫理是一種無形規範,本書雖對其的量化進行了試探性研究,但仍然缺乏可操作性;其二,資本是一個抽象範疇,學術界對於資本的劃分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而本書僅側重於虛擬企業關係資本的討論,難免有些局限;其三,本書是基於作者目前認識、理解程度所做的研究,某些研究可能尚未到位,難免存有偏頗之處;其四,由於作者水平有限,加之時間倉促,書中難免存在遺憾,希望廣大讀者予以批評和指正。
同時,本書在寫作過程中參考了很多國內外學者的著作和成果,獲得啟發並進行借鑒,在此向這些文獻作者表示衷心感謝。